
日本三大车企利润下滑 - 丰田汽车2026财年第一季度销售额12.25万亿日元(同比+3.5%),营业利润1.17万亿日元(同比-11%),净利润8413.5亿日元(同比-37%)[2] - 丰田下调全年业绩预期:经营利润从3.80万亿日元降至3.20万亿日元,净利润从3.1万亿日元下调至2.66万亿日元(同比-44%)[2] - 本田汽车第一财季销售净额5.34万亿日元(同比-1.2%),经营利润2441.7亿日元(同比-49.6%),净利润1966.7亿日元(同比-50.2%)[2] - 日产汽车第一财季营收27069亿日元(同比-9.72%),净亏损1157亿日元(同比由盈转亏),连续第四个季度亏损[3] 车企应对措施 - 丰田宣布将2025年全球产量目标从990万辆上调至约1000万辆,并计划在日本爱知县建立新工厂(2030年代初投产)[3] - 本田调整汽车业务方向:提升智能化水平,放缓电动化并加速混动化[4] - 日产启动"在中国,为中国"战略,追加超100亿投资强化研发能力,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领域[9] - 日产计划到2027财年裁员2万人(占员工总数15%),全球工厂从17家缩减至10家[3] 中国市场表现 - 日系品牌7月在华零售份额12.9%(同比持平),较2020年顶峰时期24.1%下滑过半[1][5] - 丰田上半年在华销量83.77万辆(同比+6.8%),其中一汽丰田37.78万辆(同比+16.3%),广汽丰田36.42万辆(同比+0.6%)[8] - 本田7月在华销量44817辆(同比-14.7%),1-7月累计销量35.99万辆(同比-23.16%)[9] - 日产上半年在华交付27.95万辆(同比-21.3%),较2018年历史峰值156.4万辆大幅下滑[9] 中国乘用车市场格局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零售销量1090.1万辆(同比+10.8%),自主品牌份额达64%(同比+25.7%)[12] - 德系品牌销量180.7万辆(同比-5.3%),日系133.5万辆(同比-9.0%),美系59.3万辆(同比-9.6%),韩系9.7万辆(同比-27.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