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少募、快过、快上成主流 年内半数IPO上会企业下调募资额
搜狐财经·2025-08-19 07:32

IPO募资趋势变化 - 2025年内46家IPO企业上会,半数企业募资金额缩水,缩水幅度集中在20%~40%区间 [1] - 科创板83.33%企业缩减募资额,北交所55%企业下调募资金额,深主板及沪主板缩水率分别为50%和41.67%,创业板零缩水 [1] - 今年新上市的65家企业中,40家募资额缩水,占比超六成 [2] 分板块募资缩水情况 - 科创板6家上会企业中5家缩减募资,北交所20家上会企业中11家下调募资 [1]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募资缩水最多,7家已上市企业缩水,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各6家缩水 [9]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上会企业中50%缩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3家上会2家缩水 [4][5] 典型企业案例 - 泰凯英募资额从7.7亿元缩减至3.9亿元,删除补流和营销网络建设项目 [4] - 赛分科技实际募资2.16亿元,缩水74.60%,取消研发中心建设和补流项目 [3][6] - 首航新能募资额从35.12亿元下调至4.87亿元,反复调整储能系统建设项目 [7][8] 募资缩水原因分析 - 监管政策导向企业削减补流项目,超10家上会企业取消或减少补流资金 [11] - 部分企业因募投项目必要性受质疑下调金额,如锦华新材减少投资额1.77亿元 [12] - 战略调整及市场变化导致项目重新规划,如恒坤新材剔除SiARC项目减少募资1.93亿元 [13] 行业分布特征 - 专用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上会企业缩水率最高,均达50% [4] - 已上市企业中汽车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各有4家募资缩水 [9] - 专业技术服务业2家上会企业全部募资缩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