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如果AI开始用钱:加密货币能接住吗?
虎嗅·2025-08-19 10:01

传统支付与AI的冲突 - 传统支付系统未为AI和机器人设计入口 导致安全 合规 手续费 结算速度 拒付风险等问题 [1][2] - 信用卡支付行为仍指向持卡人本人 AI缺乏决策闭环和独立经济后果 与AI自洽经济体目标相悖 [3] - 支付行业标准PCI DSS严格限制卡数据存储 AI使用卡号存在合规风险 CVV不可存储于任何媒介包括大模型链路 [4][5] - 传统支付体验设计对抗机器人 如CAPTCHA 生物识别 页面差异 费率结构不适应AI高频小额交易 [6] 加密货币的适配性 - 数字货币不可撤销特性使AI支付与交付对等 赋予AI民事行为能力 [3] - AI原生服务与加密支付完美匹配 实现DvP(付款即交付) 按量计费模式优于传统订阅制 [7] - 计费单位可对齐 1 AI token=1 crypto token 支持微支付和链上自动结算 [7] - 机对机支付是原生数字场景 crypto天然适配 人机混合场景需法币桥接过渡 [8] 潜在落地场景 - 多Agent游戏经济 NPC间打赏 购买素材 智能合约自动结算 [9] - 自动化代码悬赏 机器人发布需求并按提交自动结算 [9] - 能源优化场景 AI订阅天气API自动控制用能 按API调用计费 [9] 技术实现路径 - 交易构造与签名分离 Agent构造交易包 本地离线设备签名保障安全 [10] - 流程与信用卡芯片签名同构 区别仅在于物理形态和加密算法 [11] - 链上钱包将签名权收回本地 通过code is law实现标准化账单和不可撤销委托 [13] 身份与法律基础 - 加密货币支付使AI行为具备数字世界独立身份 形成民事主体 [14] - 链上签名构成数字法律不可撤销委托关系 基础为code is law [15] AI能力局限性 - 大模型在支付等关键路径需引入签名和规则层约束 弥补推理不确定性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