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荒漠变“蓝海”
金融时报·2025-08-19 10:39
"电费收费权质押"模式的创新运用不仅能进一步降低银行放贷风险,还能有效"贷"动信贷资金不断流向 光伏产业,让企业的融资可得性大幅提升,有力促进喀什地区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金融支持其他 领域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从社会效益方面看,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上网平均发电量7.4 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75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78万吨,治理土地沙化面积达1.4万亩,做到了将光照 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也实现了戈壁荒漠变身光伏"蓝海"的美好愿景。 截至2025年4月末,喀什地区光伏项目贷款余额153亿元,支持企业24家,余额同比增长65.2%,支持企 业数量较同期增加4个。其中,已有8家银行通过"电费收费权质押"模式为光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贷款 余额达51.84亿元,占全部光伏项目贷款余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在绿色资金的支持下,辖区光伏产业蓬 勃发展,实现了清洁能源产出与荒漠生态改善的双重效益。 新疆喀什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年均日照时数2740小时,用于建设光伏太阳能基地的沙漠、戈壁等土地 资源十分充足。为切实践行好绿色发展理念,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和优势,中国人民银行喀什地区分行 聚焦光伏产业有效抵押物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