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市场表现 - 在大陆市场经历显著关店潮,门店数量从巅峰期的32家腰斩至14家 [1] - 在美国市场表现强劲,17家分店门口常排长队,顾客平均等待时间达2-3小时 [3] - 公司单店年平均营业额高达2740万美元,是麦当劳单店收入的7倍,位列全美第一 [15] - 2023年在美国市场创下4.116亿美元营收(约合人民币29亿元),年成长近20% [15] 产品策略与消费者反馈 - 核心产品为18褶小笼包,全球统一规格为5g皮、16g馅,重量误差在0.2g之内 [26] - 在美国市场推出本土化产品,如巧克力馅流心小笼包和鸡肉馅小笼包,受到当地消费者欢迎 [8][37] - 在大陆市场,产品价格被部分新食客视为“价格刺客”,例如经典款小笼包6个售价46元,丝瓜虾仁小笼包5个售价50元 [21] - 一些平平无奇的菜品如辣味小黄瓜切片在美国被视作“令人满足的黄瓜沙拉”,售价9美元且桌桌必点 [10] 品牌营销与文化现象 - 品牌英文缩写“DTF”因与美式俚语巧合,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大量“擦边”内容传播,形成独特的品牌营销效应 [14] - 通过TikTok等短视频平台,其透明厨房、精致摆盘以及猎奇吃法(如巧克力小笼包蘸奶酪)获得病毒式传播,吸引年轻消费者 [40][42][43] - 在美国,消费者甚至创建了“鼎泰丰指数”,用10美元能购买的小笼包数量来测算全球物价,反映出品牌的文化影响力 [15] 服务模式与市场定位 - 早年以高薪酬打造极致服务团队,服务标准包括半蹲平视介绍菜品、主动为举杯超过45度的客人添水等 [28] - 曾定义中产餐厅规范,以“米其林餐厅”、“国际连锁”等高端名号吸引消费者,人均消费约150元 [30] - 当前大陆市场部分门店因加收10%服务费且服务评价下滑(如“叫服务员装听不见”)而引发消费者不满 [23]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大陆包点企业数量从2018年的17.5万家增长至2023年的24.7万家,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公司在性价比战争中节节败退 [32] - 公司曾引以为傲的服务模式已被海底捞等企业发扬光大并成为行业标配,先发优势减弱 [32] - 在美国市场,亚洲连锁餐厅销售额在2024年暴涨7.6%,显示亚洲餐饮品类在当地的整体增长机遇 [45] - 伴随中国短剧、Temu、Shein等文化产品出海,美国正掀起“亚洲浪潮”,为品牌提供了有利的宏观环境 [47]
中餐界「爱马仕」,狂赚美国人29亿?
36氪·2025-08-19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