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同比增长12.3%至18亿元人民币[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0.8%至近4亿元人民币 超过2023年全年3.7亿元的净利润[2] -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71.3%至4.7亿元人民币[2] - 影像与设计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5.2%至13.5亿元人民币 占总收入74%[3] - 毛利率达73.5% 毛利为13.4亿元人民币[3] 用户增长与商业化 - 付费订阅用户数达1540万 同比增长超42%[4] - 付费用户渗透率为5.5%[4] - 全球月活跃用户数2.8亿 同比增长8.5%[5] - 中国内地以外市场月活跃用户9800万 同比增长15.3%[5] - 生产力产品订阅用户180万 同比增长69% 其中开拍产品订阅用户增长超330%[5] AI技术战略 - 采用"模型容器"策略 结合开源模型微调、第三方API及自研垂直模型[6] - 研发投入4.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1%[6] - 与阿里达成战略合作 获得2.5亿美元投资[7] - 基于通义多模态、万相视频大模型提升垂类训练效果[7] - 通过阿里云满足算力需求 特别是AI Agent产品RoboNeo的算力需求攀升[7] 业务发展方向 - 增长战略聚焦AI驱动的生产力和全球化[5] - 生产力工具面向KOL、线上商家、视频博主等B端用户[5] - 全球市场订阅用户排序:中国、美国、日本、泰国、巴西[5] - 与阿里合作推进"AI试衣"功能和"AI商品图"等电商应用[7] - 预期生产力场景收入未来占比过半[5] 行业竞争格局 - 影像领域是AI最快跑通商业化的战场之一[9] - 面临来自初创公司的竞争压力 如AI Mirror等应用成功突围[9] - 大厂正加大在影像AI领域的布局力度[10] - 公司认为初创团队更敏捷、更创新、更容易抓住机会[10] - 公司学习创业团队做法 打破专人专职约束 授予团队更大决策权[11] 公司竞争优势 - 拥有2.8亿月活用户建立的渠道优势[11] - 在影像与设计产品美学上的长期认知积累[11] - 规模化的工程投入能力[11] - 通过战略合作确保基础模型能力保持世界一线水平[8] - 选择阿里合作因通义模型开源 能很好结合垂直模型和业务场景[8]
靠AI半年赚了4亿,美图创始人:真正的对手不是大厂是初创
第一财经·2025-08-19 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