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和田玉市场乱象,不能抓几个主播了事
南方都市报·2025-08-19 13:31
行业乱象表现 - 和田玉直播销售市场存在以次充好现象 低品质青海料 韩料玉石被仿造成和田玉籽料并以高价销售 [1][2] - 商家普遍使用虚假鉴定证书进行商品品质背书 并夸大宣传商品具有神奇疗效 如宣称产品含血红蛋白元素能清理人体脏东西 [2] - 主播通过编造剧本吸引消费者 包括扮演外国商人急售玉石等虚构情节 实际演员使用方言表演 [2] 消费者受骗原因 - 直播带货模式提供沉浸式体验 导致消费者容易产生激情消费行为 [3] - 老年人成为主要目标人群 缺乏网络购物经验 易相信虚假宣传 [3] 平台监管问题 - 平台日常监管措施包括封禁高退货率和高投诉率的直播间 但商家可通过更换账号重新经营 [3] - 商家与平台存在利益关联 商家投入资金购买流量 可能影响平台监管力度 [3] 行业治理需求 - 和田玉市场乱象并非孤例 在多个行业和直播间存在类似问题 [4] - 需多监管主体协同规范商家行为 从源头打击乱象 而非仅惩罚个别商家或主播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