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发展现状 - 2025年8月深圳实现2吨级eVTOL飞行器运输物资 航程150公里耗时58分钟 较船运10小时大幅缩短 [2] - 2025年7月粤港澳大湾区首条超长无人机物流航线投入运营 跨越珠海/中山/广州三市 单程83公里 [2] - 中国民用机场协会于2025年7月启动eVTOL起降场建设技术标准2.0版修订 重点围绕AI智能化/5G通信和航空安全要求 [2] 沃飞长空公司战略与技术路径 - 公司为吉利科技集团低空经济业务载体 团队规模近600人 专注研发城市空中交通载人eVTOL [3] - 采用倾转旋翼载人构型技术路径 旋翼需完成垂直至水平转换 技术实现与适航审定构成行业挑战 [3] - 2025年8月7日获得生产质量系统文件阶段性批准 适航取证进入五阶段中的第四阶段 [3] 商业化应用场景 - 重点布局低空文旅/低空出行/应急医疗救援三大场景 其中景区点对点串联可缩短153公里航程至42分钟 [9][10][11] - 城市出行场景中 浦东机场至陆家嘴地面40分钟车程可压缩至10分钟飞行 [10] - 香港地区因山地占比超60%且地面交通紧张 特别适合发展低空救援与商务出行 [11] 产品经济性与定价策略 - 目标定价为高端专车2-3倍 15分钟航程票价约为直升机价格的1/3至1/5 [12] - 当前直升机单座位价格约2000元 eVTOL规模化后目标压缩至约400-667元 [12] - 未来通过规模效应/电池技术进步与供应链优化进一步降低成本 [12] 安全标准与技术挑战 - 民航局要求AE200安全性达一亿分之一灾难性故障率 较传统飞机千万分之一标准提升十倍 [13] - 采用"八轴内四倾转"设计 内层四个倾转旋翼加外层四个升力旋翼保障故障安全降落 [13] - 倾转旋翼需满足90度至0度全姿态飞行载客要求 [13] 适航认证与行业标准 - 中国民航无直接适用规章 通过"专用条件"形式与局方逐条制定标准 [14] - 通过自建设计保证系统(DAS)和运行符合性评审(AEG)加速适航进程 [14] - 深度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预计2025-2026年首批主机厂完成适航审定 [17] 供应链协同发展 - eVTOL可复用新能源汽车80%供应链 但飞控/航电等20%核心技术需符合航空标准 [15] - 与富维集团合作开发智能座舱 融合汽车供应链的规模化生产与人体工学设计 [16] - 航空级安全要求涉及材料阻燃/电磁兼容/轻量化设计 未来可能反哺汽车产业 [16] 行业发展阶段预测 - 2026-2030年开启城市点对点固定航线试运营 2030年后进入常态化运营 [17] - 行业当前聚焦研发与适航取证 后续将进入价格/性能/服务多维竞争阶段 [19] - 存活企业需具备资金实力与航空人才储备 尤其需要总师级别经验人员 [19]
对话沃飞长空CEO郭亮:eVTOL到底该收“车票钱”,还是收“快递费”?
经济观察报·2025-08-19 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