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56.57亿元,同比下降18.61%,主要因火电子公司处置及风电电价下降影响[2] - 归母净利润33.75亿元,同比下降13.79%;扣非净利润32.87亿元,同比下降12.26%[2] - 总资产2691亿元,同比增长4.55%;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未披露具体数值[2] - 中期分红方案拟每10股派现1元(含税),总股本83.60亿股[1] 发电业务规模 - 控股总装机43,196.74兆瓦,同比增长14.03%,其中风电31,395.72兆瓦,光伏11,794.92兆瓦[6] - 累计发电量396.52亿千瓦时,风电发电量335.03亿千瓦时(+6.07%),光伏发电量61.47亿千瓦时(+71.37%)[6] - 风电平均利用小时1,102小时,同比下降68小时;光伏利用小时未披露[8] 区域发电表现 - 发电量增长显著地区:甘肃(+49.66%)、广西(+62.70%)、河南(+29.23%)、山西(+28.82%)[9] - 利用小时突出地区:河南(1,522小时)、福建(1,506小时)、上海(1,346小时)[9][10] - 海外项目:加拿大德芙林风电利用小时1,260小时,南非德阿风电利用小时1,247小时[17] 电价与市场化交易 - 整体平均上网电价399元/兆瓦时(不含税),同比下降23元[13] - 风电平均电价422元/兆瓦时,同比下降16元;光伏平均电价273元/兆瓦时,同比下降5元[13] - 绿电交易量41.4亿千瓦时(+41.67%),绿证交易423.2万张(+81.46%)[14] 行业政策环境 - 136号文推动新能源全面入市,存量项目保障性电量衔接煤电基准价,增量项目通过竞价确定电价[4] - 辅助服务新规将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型主体纳入市场范围,建立"日清月结"机制[4] - 绿证新政策要求钢铁、化工等重点行业2030年绿电消费比例不低于全国消纳责任权重平均水平[4] 项目开发与建设 - 上半年新增核准/备案容量4.75吉瓦(风电2.98吉瓦+光伏1.77吉瓦)[11] - 重点推进"沙戈荒"大基地、海上风电及海外项目,广西装机同比增长123.98%[12] - 天津盐光互补项目、江苏射阳储能电站获"2025年度电力优质工程"称号[11]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 - 发布"擎源"发电行业大模型,覆盖5大业务域、7大应用场景和20个专业智能体[16] - 五项科技成果获国际领先水平鉴定,包括海上风电海缆监测、防除冰技术等[15] - 获批设立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新能源创新研究中心[16] 安全与环保管理 - 推行"11135"安全环保工作思路,筑牢三道防线,提升五项管理能力[2] - 上半年未发生一般及以上事故和生态环境事件,完成黄河流域生态专项督导[8] 国际业务拓展 - 境外新增144万千瓦项目遴选审批,深耕南非、中亚及中东市场[17] - 海外累计装机521.1兆瓦(加拿大99.1MW+南非244.5MW+乌克兰76.5MW)[12] 下半年工作重点 - 强化"六位一体"营销体系,应对电价下行压力[21] - 推进大基地和海上风电项目建设,保持风电领先地位[21] - 深化成本管控,发挥集约采购优势提升效益[22]
龙源电力: 2025年半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