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九方金融研究所:反内卷的进程、难题与破局
第一财经·2025-08-19 21:19

反内卷政策演进 - 2024年7月重大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2] - 2024年底概念升级为“综合整治内卷竞争”并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2] - 2025年7月会议明确“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标志政策进入国家战略框架 [2] 行业影响与分化 - 光伏行业头部企业2024年12月签署自律公约承诺控产但普遍违约,组件价格战导致全行业毛利率下降,行业集中度不升反降 [3][4] - 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受地方保护主义干扰,中西部省份通过“地条钢”变相复产,部分省份招标文件设置地域壁垒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3][4] - 汽车行业新能源车价格战白热化,头部企业通过技术迭代和品牌服务增值探索非价格竞争,但尾部企业在亏损边缘挣扎 [3] - 资本密集型行业对行政指令敏感但转型空间受限,技术密集型行业自主调节能力强但受制于全球产业链竞争 [3] 当前核心难题 - 政策强制性不足,过度依赖行业自律,光伏行业2025年7月十大光伏玻璃厂宣布减产30%但部分企业窑炉未停火,自律协议约束力薄弱 [4][7] - 需求端疲软制约产能出清效果,2025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增速较2024年放缓,钢铁行业房地产用钢需求小幅下降,汽车行业陷入“内卷—亏损—进一步降价”恶性循环 [5][7] - 行业差异显著导致政策适配性不足,光伏外需占比超40%受欧美贸易壁垒冲击,钢铁需平衡环保与就业,汽车需兼顾技术创新与民生需求 [6][7] 供给侧改革经验 - 2016-2018年全国累计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5亿吨,煤炭行业退出产能超8亿吨,带动螺纹钢价格从1600元/吨回升至4000元/吨 [8] - 政策强制去产能是关键,2016年国务院出台文件明确各省去产能目标,通过276工作日制压减煤炭有效产能约16%,2016年12月取缔“地条钢”产能1.4亿吨 [8][9] - 需求端棚改货币化提供托底,2016-2018年棚改1800万套,2017年货币化安置比例达60%,拉动钢材消费量增速从2016年的1%提升至2018年的15% [9] 破局路径:需求端改革 - 服务业扩容释放需求潜力,延长法定休假、中小学春秋假释放服务消费,2025年一季度旅行出口恢复至2019年同期138% [15][18] - 对光伏、新能源车实施精准需求侧刺激,在分布式光伏渗透率低地区通过消费券推动户用光伏安装,对置换燃油车提供一次性补贴 [18] - 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在高端制造领域设立“需求白名单”通过政府采购引导技术升级 [18] 破局路径:政策与自律结合 - 对光伏、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设定产能“天花板”,通过环保、能耗标准强制淘汰落后产能,2025年7月工信部约谈车企要求停止“价格战” [19] - 由行业协会制定动态技术标准并通过第三方认证,鼓励龙头企业并购整合,政府通过税收减免或融资支持提升行业集中度 [19] - 建立行业成本与利润公开平台,强制披露原材料采购价、出厂价等关键信息减少非理性竞争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