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债市场表现分化 - 上证指数突破3700点 而各期限利率债集体下跌 10年期国债活跃券到期收益率上涨约2 5BP至1 80%附近 30年期国债活跃券到期收益率突破2 0% 上涨超4BP [1] - 债券到期收益率上涨对应价格下跌 显示债市受市场冷落 与去年债市行情形成对比 [1] - 7月以来A股涨多跌少 而同期各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转向上扬 长期国债表现更明显 "股债跷跷板"效应显著 [1] 债市疲软的核心原因 - 债券票面利率较低 性价比不足 年初利率快速下行后资本利得预期减弱 [2] - 股市大涨带来风险偏好变化 经济预期向好 交易拥挤和配置盘缺失加剧债市压力 [2] - 去年债市大牛透支收益空间 长债收益无法覆盖资金成本 低利率环境下市场对利空因素敏感 [2] - 保险机构净投资收益率均值从2017年5 35%下滑至2024年3 6% 债券资产难以满足收益要求 [3] 配置盘资金动向 - 保险资金主要转向股票、长期股权投资等权益资产 债券配置盘增量资金较去年无明显增加 [3] - 银行负债端流失严重 存款利率下调和居民存款迁移导致负债端无增量 7月理财规模环比仅增2600亿元 [3] - 高股息权益资产相较债券能贡献更高收益 进一步削弱债券吸引力 [3] 债市未来走势分析 - 债市长期逻辑仍基于基本面 但短期受多资产比较影响 当前债券收益率处于极低水平 [5] - 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 房地产市场阵痛和地方化债问题制约无风险收益率下行 [5] - 7月社融增量累计23 99万亿元 同比多5 12万亿元 但7月人民币贷款减少500亿元 住户存款减少1 11万亿元 [5] - 债市短期对基本面数据"脱敏" 转向"大类资产配置"逻辑 权益和商品资产交易主线渐趋明朗 [5] - 债市短期调整反映市场情绪 基本面和货币条件未逆转 中期可能延续调整而非反转 [6]
酷暑天债市遇冷“债牛”行情要降温?
每日经济新闻·2025-08-19 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