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核心业务 - 辉瑞是全球最大且最成功的肿瘤药企之一,拥有强大的已上市抗癌药物组合及多元化研发管线(小分子、抗体偶联药物ADC、免疫肿瘤生物制剂)[1] - 2023年收购Seagen后新增4款ADC药物(Adcetris、Padcev、Tukysa、Tivdak),2024至2025上半年对收入贡献显著[2] - 肿瘤业务占公司总收入超25%,2025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9%,主要驱动力为Xtandi(+14%)、Lorbrena(+48%)、Braftovi/Mektovi组合(+23%)及Padcev(+38%)[3][4] 产品表现 - Xtandi单季度联盟收入5.66亿美元(同比+14%),Lorbrena收入2.51亿美元(同比+48%),Elrexfio新上市即贡献8500万美元[4] - ADC药物中Padcev表现突出(5.42亿美元,+38%),Adcetris受美国市场竞争影响下降9%至2.55亿美元[4] - 肿瘤生物类似药收入3.53亿美元(同比+27%),目前上市6款产品[5] 研发与管线进展 - 晚期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包括sasanlimab、vepdegestrant和sigvotatug vedotin,预计2030年拥有至少8款重磅肿瘤药[5] - 2025年7月与中国3SBio达成全球(除中国外)授权协议,获得双靶点PD-1/VEGF抑制剂[6] - 正拓展已上市药物(如Padcev、Adcetris、Elrexfio)的适应症标签[6] 行业竞争格局 - 阿斯利康肿瘤业务占总收入43%,2025上半年增长16%,主要依赖Tagrisso、Lynparza、Imfinzi等产品[8] - 默克Keytruda占其制药收入50%,2025上半年销售额151亿美元(+6.6%)[9] - 百时美施贵宝Opdivo占收入20%,2025上半年销售额48.2亿美元(+9%)[9] 财务与估值 - 2025上半年肿瘤收入增速(9%)高于行业(阿斯利康16%、默克6.6%、百时美9%)[3][8][9] - 当前市盈率8.08倍,低于行业均值14.45倍及公司5年平均值10.78倍[13] - 2025年每股收益共识预期从3.05美元上调至3.12美元,2026年从3.08微调至3.09美元[15][17]
Pfizer Oncology Drugs Drive Sales in Q2: Will the Trend Contin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