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表现亮眼 中外机构巨头密集抢筹港股 包括一级市场积极认购港股IPO项目和二级市场大举买入高股息股 AI股等 [1] 外资机构动向 - 外资机构积极参与港股IPO认购 包括主权基金 对冲基金 家族办公室 产业资本及国际投行附属机构 年初至今基石投资者贡献港股四成以上IPO募资额 其中三分之二来自外国投资者 [2] - 欧美基金年内多次增持港股 例如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增持众安在线至持股比例5.07% 贝莱德增持中金公司港股126.24万股至持股比例5.01% [2] - 全球资本再平衡下中国优质资产成为外资选择 欧美投资者因美股估值高和美元走弱而分散投资 中资股流动性高且存在高增长空间 [2] - 中国产业转型带来机遇 投资者对先进制造业 科技创新等领域取得主导地位或显著进步的企业持开放态度 [2] 南向资金动态 - 截至8月19日收盘 年内南向资金净流入累计9588.81亿港元 已超过去年全年 [3] - 南向资金结构优化 更多买盘来自基金等中长线投资者 对高分红 高回购等高股东回报的蓝筹股兴趣较高 [3] - 内地险资加仓H股 例如平安保险 民生人寿 弘康人寿分别举牌邮储银行 浙商银行和郑州银行的H股 险资通过港股通持有H股满12个月可享受分红免税 [3] - 年初南向资金日均净流入70亿至80亿港元 年中稍减慢 7月和8月回升至60亿港元以上 预计中长期净流入速度不会放缓 [3] 南向投资成交占比 - 今年上半年通过沪深港通南向投资的成交额占港股总成交额23% 高于2024年的18%和2020年的9% [4] - 主要原因包括银行等双重上市公司提供更高股息收益率 部分中国互联网股票仅在港股上市 更多头部A股公司选择到香港二次上市 [4]
中外机构一二级市场密集抢筹港股
证券日报·2025-08-20 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