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器人搏击比赛上 奥运健儿击败了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
赛事概况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自由搏击项目决赛中,奥运健儿组成的奥林1队以82:49比分击败高校硕博生团队华电铁甲钢拳队夺冠 [1][7] - 自由搏击项目共8支队伍参赛,其中6支为高校机器人专业团队,2支为跨项目奥运选手组成的"奥林队" [3] - 赛事使用宇树G1机器人作为统一设备,其1.3米身高设计主要面向科研教育端 [16][17] 技术亮点 - 宇树G1机器人展示出世界领先的运动控制算法,包括抗跌倒能力、快速起身恢复及多关节动作传导技术 [10][11][13][16] - 机器人通过强化学习在虚拟环境训练格斗动作,5月底至8月期间完成从电脑端到实战的快速迭代 [13][15] - 核心零部件和算法均由宇树科技自主研发,实现软硬件深度结合,支持实时修改电机和算法 [15][16] 行业应用前景 - 赛事验证人形机器人在救援、工业巡检等场景替代人力的潜力,特别是平衡性和耐用性表现突出 [11][15] - 奥运选手建议机器人可作为体育陪练或教学工具,模仿真实对手动作辅助训练 [19] - 高校团队计划开发自动索敌算法,推动人形机器人对抗技术的进一步升级 [8][10] 参赛者反馈 - 高校团队认为赛事暴露技术短板,如方向感把握和攻防衔接不足,需改进算法设计 [10][17] - 奥运选手指出机器人操作存在动作延迟(非零帧响应),需提前计算位移补偿 [6][15] - 宇树科技表示1.6米以上身高是通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关键尺寸门槛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