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上证指数突破2024年10月高点并站稳3700点,年涨幅达10.29%,跑赢标普500和道琼斯工业指数,市场呈现"慢牛"格局 [2] - 本轮"慢牛"由宏观政策、资本市场政策、资金结构和科技产业四重创新驱动,本质是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孕育的"创新牛" [2] - "科特估"体系成效显著,科技板块成为资金主攻方向,科创综指年内涨幅27.21%,跑赢沪深300(+6.80%),科创板动态PE从45倍修复至65倍 [3][26] 宏观政策创新 - 财政政策新增"准财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覆盖科技创新、消费升级、外贸稳定等领域,专项债投向领域改为"负面清单"管理,资本金使用上限从25%提升至30% [4][10][12] - 货币政策创设新结构性工具引导资金流向科技创新领域,实施适度宽松政策,强调"适时降准降息",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11] 资本市场政策创新 - 新"国九条"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完善上市、交易、退出规则,提升企业科技含量,"科特估"体系重塑高科技企业估值 [5][13] - 一级市场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前股权激励,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设立科创成长层,退市制度常态化,已强制退市23家公司 [13] - 二级市场实施"破发破净不得减持"约束,平抑市场波动,沪深港通扩容,衍生品市场新增期货期权品种 [14] 资金结构创新 - 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提升养老金、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比例至40%,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年内新发212只 [17] - 中央汇金提出类"平准基金"定位,险资每年新增保费30%定向投资A股,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年增至少10% [17] - 保险资金持续举牌金融股,如中国太保、邮储银行、农业银行等,偏好低估值、高股息标的 [18][19] 科技产业创新 - 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2.76万亿元,占GDP 9.9%,数字技术应用业占比43.6% [22] - 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累计申请6618件,全球企业中超50%为中国企业,华为推动5G/6G标准制定,中国手机品牌全球出货量占比33% [23] - 动力电池专利占全球74%,DeepSeek大模型技术开源,宁德时代全球市占率攀升,比亚迪电动车出口同比翻倍 [24] - 科创板支持54家未盈利企业上市,2024年研发投入1680.06亿元,占营收中位数12.67% [25] 四重创新影响 - A股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融资余额超2万亿创历史新高,市场呈现交易结构和情绪的正向循环 [8][35] - "创新牛"初期风格沿金融板块和科技产业(机器人、算力、创新药)延伸,未来有望演变为全面牛市 [35]
芦哲:高质量发展孕育“创新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