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构筑新质生产力投资框架体系
中国证券报·2025-08-20 06:15

新质生产力核心内涵与发展逻辑 - 新质生产力代表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新认知 强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增强发展新动能[2] - 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 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和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手段重构产业价值链[3] - 关键在质优 体现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 实现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大要素全面跃升[3] - 培育离不开教育科技与人才深度融合 聚焦信息技术赋能和科技创新变革构建经济转型核心驱动力[3] - 企业作为实践主体 通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战略布局两大维度发展[4] 核心产业赛道解构 - 新质生产力投资可解构为六大核心产业赛道:数字经济 高端装备 生物技术 智能电车 能源转型 未来产业[5] - 数字经济产业以数据要素采集加工和信创基础软硬件为上游基石 以大数据平台和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中间承托 以云计算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5] - 高端装备产业涵盖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整机制造集成应用 涉及工业机器人北斗产业增材制造轨道交通装备等细分领域[5] - 生物技术产业发展重点为医疗器械创新药与脑机接口等领域[5] - 智能电车产业涉及整车制造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 智能化网联化是技术变革新方向[5] - 能源转型主要涉及风光氢能核能以及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高效开发利用[6] - 未来产业重点涵盖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未来显示未来网络和新型储能等领域[6] - 传统产业是经济发展重要支撑力量和孕育新质生产力的肥沃土壤 实现传统产业量增长和质提升是优化产业结构核心任务[7] - 商业航天作为新质生产力典型代表 在卫星制造火箭研制发射地面测控卫星服务等领域培育一定数量企业 形成全产业链[7] 区域发展布局 -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结合不同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水平差异性坚持因地制宜[8] - 北京以集成电路生物制造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 强化光电集成原创新药研发 布局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8] - 上海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 加速工业互联网与绿色制造融合[8] - 广东依托制造业当家战略 统筹传统产业升级与未来产业培育 聚焦集成电路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领域[8] - 浙江以杭州宁波为核心推动新兴产业扩量提质 重点发展智能电网生物制造 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 - 江苏发力新能源前沿新材料商业航天等赛道 推进工业母机与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8] - 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三二一产业发展格局 拥有珠江东岸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带和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9] - 珠三角九市是全球重要制造业基地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等产业[9] - 港澳拥有先进金融贸易法律等现代服务业和科教资源 与珠三角九市产业格局互补互促[9] 投资策略方向 - 关注科技股龙头属性 通过投资效能模型筛选具有投资价值产业节点[10] - 构建新质生产力投资组合包括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传统产业 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及出海布局新兴产业 技术突破潜力未来产业[10] - 积极关注信息技术金融可选消费工业等领域投资机会 以及产业逻辑下并购重组带来投资机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