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源头把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低碳“准入关”
中国环境报·2025-08-20 07:14

我国节能审查制度自实施以来,已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提质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 效减少了不合理能源消费。据统计,"十四五"以来,每年通过节能审查有效减少项目不合理设计能源消 费约140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碳排放近3000万吨。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制度规定不够刚性、事中事 后监管薄弱等不足,特别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审查权限层层下放、审查质量不高等问题,导致一些 地方高耗能项目过度聚集和一些领域产能过度扩张,制约了节能审查制度实施的质效。 为此,本次修订突出"抓大放小",优化节能审查管理权限。比如,明确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对重点领域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万吨标准煤及以上(或年煤炭消费量50万吨及以上)项目实施节能审查;禁止 将"两高"项目节能审查权限下放至县级节能审查机关;对节能降碳指标严重滞后的省级地区,视情况暂 停受理其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申请。这些举措都将有效抑制地方上马"两高"项目的冲动,更好优化能 源消费和碳排放预算空间配置。 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守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低碳"准入关"是关键一步,后续还要同碳排 放"双控"目标分解与考核、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环境影响评价、产品碳足迹分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