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九条"及退市新规对资金占用的监管作用 - 新"国九条"提出严肃整治财务造假和资金占用等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2023年4月12日发布退市制度意见,将资金占用纳入规范类退市情形 [1][7] - 退市新规设置严格整改期限和强制退市红线,形成强力监管威慑,有效督促控股股东清偿还款 [2][6] - 自新规实施以来,累计8家公司通过多元方式解决资金占用问题,清收金额合计超过80亿元,化解规范类退市风险 [1][7] ST东时资金占用案例 - 控股股东东方时尚投资及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余额3.87亿元,北京证监局要求2025年6月19日前归还 [3] - 公司2024年7月启动预重整,8月14日与10名重整投资人签署代偿协议,代偿3.37亿元,并通过债权转让0.50亿元完成清收 [4] - 公司在2个月整改期最后一天(8月18日)公告资金占用清偿完毕,股票于8月19日复牌 [2][4] *ST华微资金占用案例 - 控股股东上海鹏盛占用资金14.91亿元,吉林证监局要求6个月内清收 [4] - 通过转让所持全部股权给吉林省亚东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获得15.56亿元,并以分红款抵偿1105.93万元,合计清偿15.67亿元本息 [4] - 公司8月12日因未完成整改停牌,8月15日股份转让过户完成,8月18日公告资金占用整改完成并复牌 [5] 资金占用治理机制与效果 - 退市新规强调内控失效和大股东资金占用未整改将纳入强制退市考量,触及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痛点 [2] - 中证投服中心提起股东代位诉讼追究赔偿责任,太安退案例中督促控股股东全额偿还占用资金本息5.72亿元 [7] - 专家建议从事前防范(完善公司治理和资金监测)、事中监督(强化中介责任和股东诉讼)、事后惩戒(穿透式追责和信用记录)三方面进一步解决资金占用问题 [9] 监管政策展望 - 证监会将推动出台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加大对资金占用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发挥独立董事和机构投资者作用 [8] - 执法需综合运用民事、行政和刑事工具,完善信息披露和治理程序,保护公众股东利益 [8]
资金占用强制退市规则显威:2家上市公司如期清收 近20亿元占用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