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墨西哥反向给美国“立规矩”?
虎嗅·2025-08-20 09:35

协议核心内容 - 美墨达成新安全协议,限制美国武器流入墨西哥,同时墨西哥减少包括芬太尼在内的毒品进入美国 [1] - 双方同意在未来90天内维持现行关税税率不变,并就新的贸易协议进行谈判 [1] - 美国目前仍维持对墨西哥征收25%的“芬太尼关税”,在“美墨加协定”框架内输美产品可享受豁免;美国对墨方还征收25%的汽车关税和50%的钢、铝、铜关税 [1] 墨西哥的谈判地位与让步 - 墨西哥是美国最大进口来源国,但其相当程度地依赖美国市场,美国可以从其他国家获取替代产品,双方国力与产业弹性迥异 [3] - 墨西哥产业结构中高附加值控制力弱,关键环节仍掌握在美国公司手中,谈判筹码极为有限 [3][4] - 墨西哥已同意立即取消其众多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并在8月12日向美国移交26名受美方通缉人员,其中包含多名毒枭嫌疑人 [5] - 25%的汽车关税被墨方视为不可持续的,关税压力已严重损害汽车出口与外资信心 [9] 安全协议的实际挑战与影响 - 控制美国武器流入墨西哥实现难度很大,墨西哥政府统计每年有超过20万支枪从美国非法流入,墨西哥暴力犯罪涉案枪支中至少有70%来自美国 [6] - 美国国内的枪支制造与销售受法律保护,非法武器流入路径复杂,可追溯案件仅占八分之一 [6] - 安全协议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将毒品问题的焦点转移到国外,减少了美国政府的相关政治压力,形成“双赢”局面 [6] - 墨西哥72%的民众认为非法武器流入主要源于美国,墨方政府主张美国“也要承担”责任,反映出外交层面的变化 [6] 博弈性质与战略意义 - 美墨博弈是非对称的,美国在经济体量、供应链控制权以及话语体系构建等方面占据压倒性优势 [2][3] - 墨西哥以供应链“卡位”赢得额外谈判期限,以安全责任重新分配争夺道德话语权,从被动的规则接受者转向主动的规则协商者 [7] - 这种“非对称互构”为其他国家与美国霸权体系互动提供了新范式,即识别并强化自身在现有国际体系中的独特结构性价值 [8] - 墨西哥无法突破美国主导的谈判场域,但利用供应链优势与公共安全议题,获得了对美外交的部分议程设置权和一定程度的谈判对等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