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诉讼事件 - 上海金融法院于2025年8月受理东兴证券、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及康达律师事务所对39家企业和2名自然人的追偿诉讼,涉案金额达3.72亿元 [1] - 诉讼源于泽达易盛财务造假案,中介机构在先行赔付投资者后依据《民法典》行使追偿权 [3] - 格尔软件作为被告之一,因2018年与泽达易盛进行无商业实质的虚假交易涉及虚增营收1336.79万元被列入第十八位被告 [4] 泽达易盛财务造假细节 - 泽达易盛在2016年至2021年间通过虚假合同、伪造资金流水等方式累计虚增营业收入5.65亿元,虚增利润近3亿元 [2] - 其中2016年至2019年IPO前虚增收入3.42亿元,2020年至2021年上市后续虚增利润1.09亿元 [2] - 公司于2023年7月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成为科创板首例退市企业 [2] 中介机构赔付与追责依据 - 东兴证券、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及康达律师事务所因未勤勉尽责,向投资者赔付及向证监会缴纳款项合计4.93亿元 [2] - 追偿法律依据为《证券法》第85条及第163条规定的连带赔偿责任,以及《民法典》中连带责任人追偿权条款 [2][3] - 东兴证券索赔2.15亿元(含投资者赔偿1.13亿元及证监会款项1.02亿元),天健索赔1.23亿元(含投资者赔偿2774.63万元及证监会款项8981.13万元),康达律所索赔3348.55万元 [5] 被告企业角色与行业影响 - 39名被告多为泽达易盛供应商、客户或关联方,通过虚构采购合同、资金循环回流等方式协助造假 [5] - 格尔软件虽未直接策划造假且涉案金额较小,但因信息披露违规于2023年5月受上海证监局警示函 [4] - 本案参考康尼机电追偿案中"按过错比例追责"原则,可能按过错程度划分责任比例,格尔软件或承担5%以下赔偿责任 [6] 诉讼预期与行业意义 - 一审审理周期预计6个月至1年,若上诉耗时更久,可能通过调解或按过错比例判决结案 [6][7] - 本案标志资本市场"全链条追责"时代开启,倒逼企业审慎核查交易对手方业务实质 [7] - 司法实践深化将推动资本市场净化,强化对配合造假行为的法律惩戒 [7]
科创板退市案衍生追责,谁为“造假”买单?
36氪·2025-08-20 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