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股价涨超11%,山东半导体材料巨头上市,中国第一,华为持股,市值228亿
36氪·2025-08-20 11:46

公司上市与股价表现 - 山东半导体材料龙头天岳先进成功登陆港交所,H股发行价为42.80港元/股,开盘价为45.60港元/股,上涨6.54% [1] - 截至09点55分,最高股价上涨11.68%至47.80港元/股,最新总市值为22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10亿元) [1] - 截至09点56分,股价为47.700港元,上涨11.45%,成交量为1522.06万股,成交额为7.19亿港元,换手率为31.88% [2] 行业地位与市场份额 - 按2024年碳化硅衬底的销售收入计,天岳先进是全球排名前三、中国排名第一的碳化硅衬底制造商,市场份额为16.7% [4] - 公司是全球少数能够实现8英寸碳化硅衬底量产、率先实现2英寸到8英寸碳化硅衬底商业化的公司之一,也是率先推出12英寸碳化硅衬底的公司 [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与全球前十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制造商中一半以上的制造商建立业务合作关系 [8] 财务业绩与盈利能力 - 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1-3月,收入分别为4.17亿元、12.51亿元、17.68亿元、4.0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76亿元、-0.46亿元、1.79亿元、0.085亿元 [9] - 同期毛利率分别为-7.9%、14.6%、24.6%、22.7%,呈现显著改善趋势 [12] - 超过63%的收入来自导电型碳化硅半导体材料,该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的-21.3%提升至2025年1-3月的25.1% [1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碳化硅衬底可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AI数据中心、光伏系统、AI眼镜、轨道交通、电网、家电及先进通信基站等领域 [6] - 量产碳化硅衬底的尺寸已从2英寸迭代升级至8英寸,并在2024年11月推出业内首款12英寸碳化硅衬底 [6] - 自主技术工具包覆盖设备设计、热场设计、粉料合成、晶体生长、衬底加工、质量检测等各个生产环节 [15] 研发投入与知识产权 - 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1-3月,研发费用分别为1.28亿元、1.37亿元、1.42亿元、0.45亿元 [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研发团队共154人,超过40%持有博士或硕士学位 [16] - 研发工作已累积503项专利及176项专利申请,包括360项发明专利及319项实用新型专利 [17] 生产与运营能力 - 拥有山东和上海两个生产基地,总建筑面积分别为69,732平方米和93,897平方米 [25] - 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1-3月,总产能分别为75,000片、270,000片、420,000片、96,800片,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4.7%、97.0%、97.6%、86.5% [25] - 同期碳化硅衬底销量分别为63,795片、226,302片、361,191片、97,723片,平均售价分别为每片5110.4元、4798.0元、4080.1元、3369.4元 [18] 客户与供应商结构 - 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1-3月,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26.0%、17.1%、19.0%、15.3% [20] - 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65.0%、51.3%、57.2%、52.9%,客户集中度较高 [20] - 向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占采购总额的39.1%、35.9%、45.6%、49.9%,供应商集中度呈上升趋势 [25][29][30][31][32][33] 股权结构与股东背景 - 创始人宗艳民直接和间接控制公司约38.48%的权益,为实际控制人 [36][38] - 华为旗下投资机构哈勃科技持有公司6.34%的股份,为主要股东之一 [37][38] - 其他重要股东包括国材股权投资基金(济南)合伙企业(9.00%)和辽宁中德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5.52%) [38] 战略发展与行业前景 - 碳化硅材料为新能源与AI两大产业提供核心支撑,是赋能能源变革及AI实现核心发展目标的基石之一 [40] - 公司通过A+H上市寻求加快国际化及海外业务扩张,提高从国际市场获得资金的能力 [42] - 宽禁带半导体处于产业化应用初期,生产工艺复杂,仅少数企业具有规模化高质量生产能力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