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整合背景与交易结构 - 公司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华力微电子控股权 标的资产为华力微部分成熟制程业务股权[2] - 交易旨在履行IPO时华虹集团关于解决同业竞争的承诺 承诺期限为科创板上市之日起三年内[3] - 收购标的聚焦65/55nm和40nm工艺中与公司存在同业竞争的资产(华虹五厂) 目前处于资产分立阶段[3] - 具体业务划分:65/55nm及40nm工艺的独立式/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业务由公司承接 逻辑与射频工艺平台由华力微保留[4] - 初步交易对方包括华虹集团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 上海国投先导集成电路私募基金[5] 战略定位与产业协同 - 此次并购强化公司聚焦成熟制程与特色工艺的战略定位 巩固在汽车 工业 消费电子市场的技术优势[2][4] - 通过整合华力微65/55nm和40nm工艺产能 增强成熟制程领域技术能力并优化资源配置[4] - 交易有助于减少同业竞争 与现有技术形成互补 扩大客户覆盖空间[4] - 公司二季度财报显示成熟制程占比100% 其中65nm及以下工艺收入占比22.2% 90/95nm占比25.7% 0.11/0.13μm占比11.3% 0.15/0.18μm占比5.1% 0.25μm占比0.2% 0.35μm及以上占比35.5%[6] 财务表现与市场前景 - 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收入5.66亿美元 同比增长18.3% 环比增长4.6%[7] - 归母净利润800万美元 同比上升19.2% 环比大幅上升112.1%[7] - 毛利率10.9% 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1.7个百分点[7] - 按终端市场划分:消费电子收入3.57亿美元(占比63.1%)同比增长19.8% 工业及汽车收入1.29亿美元(占比22.8%)同比增长16.7% 通信收入7163.8万美元同比增长20.4% 计算收入790.7万美元同比下滑21.5%[8] - 成熟制程市场逐步走出供过于求阶段 新能源和智能化推动数字化变革需求[7] 技术路线与行业挑战 - 华力微核心资产为华虹五厂(65/55nm和40nm)和华虹六厂(28nm/22nm) 本次收购仅涉及成熟制程资产[6] - 公司专注特色工艺和成熟制程 避免与台积电 中芯国际等先进制程企业直接竞争[9] - 聚焦成熟制程使研发投入低于同行 有利于维持现金流和可持续发展[9] - 行业技术迭代加速 28nm及以下先进制程逐步成为主流 小体积 低功耗 高性能芯片需求攀升[9] - 若未前瞻性布局先进技术 可能面临技术代际差距扩大风险[2][9]
「寻芯记」代工巨头内部大整合!华虹半导体欲拿下华力微控股权,继续豪赌成熟制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