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游戏科学在科隆游戏展上公布新作《黑神话:钟馗》而非《黑神话:悟空》DLC 体现了公司致力于构建多元化"黑神话宇宙"的战略方向 选择钟馗这一题材既基于文化深度挖掘 也为团队提供更大的创作自由度 [1][34][42] 钟馗题材的文化渊源与改编潜力 - 钟馗形象起源于先秦驱鬼法器"终葵" 经过汉代巫术实践和唐代民间传说演变 最终在宋代由沈括《梦溪笔谈》确立为人格化神祇 具有千年文化积淀 [6][8][9][11] - 钟馗形象在历代文艺作品中存在多样性: 宫廷画作突出其官袍朝臣形象 民间艺术强调狰狞"鬼王"特质 坐骑可体现为毛驴(世俗化)或猛虎(威慑力) 为游戏改编提供丰富视觉元素 [25][26][27][28] - 钟馗核心故事包含悲剧性冲突: 才学出众的进士因貌丑含冤而死 形成"青面鬼雄"与"文人之冠"的戏剧张力 适合构建深度叙事 [29][30][31] 游戏设计适配性与玩法展望 - 捉鬼主题可整合《山海经》《聊斋志异》等典籍中的多元鬼怪生态 支撑"调查-追踪-战斗-收服"任务链设计 增强游戏可玩性 [33] - 角色兼具法术天师与武艺鬼雄双重特质 可开发符箓法术与冷兵器战斗双系统 标志性法器如照妖镜、乾坤袋可转化为特色游戏机制 [33] - PV呈现的1分55秒片段暗示可能包含"鬼大王"任务线 但整体叙事框架仍处于未知状态 [13][15][16] 公司战略与开发规划 - 游戏科学放弃开发风险较低、回报更快的《黑神话:悟空》DLC 选择全新IP 体现公司追求创作自由度而非短期商业利益的价值取向 [34][41][42] - 开发周期参考: 《黑神话:悟空》从2020年8月首支实机到2024年8月发售历时四年 《黑神话:钟馗》当前仅发布CG先导PV 预计完整开发需3年左右 可能2028年发售 [45][46][49] - 公司通过《悟空》项目积累3A游戏工业化生产经验 团队规模与政策支持提升 预计《钟馗》开发效率将高于前作 [47] - 官方社交媒体账号统一更名为"黑神话" 确认系列化运营战略 未来新作将登陆PC及主流主机平台 [48]
“黑神话”第二部,为什么是钟馗
虎嗅·2025-08-20 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