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调整核心内容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领取个人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 自2025年9月1日起实施个人养老金领取规则重要调整 [1] - 新增三类领取情形:重大医疗支出(12个月内自付医疗费用超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期失业(2年内领取失业保险金达12个月)、领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 [2] - 优化申请渠道 新增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掌上12333App等线上入口 同时保留银行及社保经办机构线下申请方式 [2] 市场参与度与产品发展 - 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突破7000万 产品总数达1100只 其中储蓄类466只、基金类303只、保险类296只、理财类35只 [6] - 理财产品投资者超143.9万人 较年初增长46.2% 累计购买余额1103.6亿元 [6] - 基金类产品总规模超124亿元(Q2末) 较Q1末增长8% 超290只产品成立以来收益率为正 11只收益超20% [6][7] 制度优化影响分析 - 新增应急领取情形增强制度灵活性 缓解投资者对资金流动性的担忧 有望提升居民开户及持续缴费意愿 [1][4] - 明确的应急提取场景降低心理折价 促进年轻与中等收入群体按生命周期规划缴费曲线 增加规律性缴费概率 [4] - 长期资金属性保持不变 除达到退休年龄外其他情形领取后仍可继续缴费 对资本市场资金总量影响有限 [8] 行业生态与长期展望 - 个人养老金自2022年11月试点以来已覆盖全国 成为居民自主规划养老储备的重要工具 [3] - 长期资金流入有助于培育价值投资理念 推动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提升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8] - 需配套明确提取标准、限额管理及税收优惠衔接规则 以实现从"开户热、缴费冷"向"开户稳、缴费勤"转变 [4][5]
个人养老金新增三种领取条件!“开户热、缴费冷”有望缓解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20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