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解码长三角|安徽汽车产量反超广东登顶 浙皖机器人产量近翻倍

长三角经济总量与结构 - 2025年上半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总量达16.39万亿元,占全国比重升至24.8% [1][4][5] - 沪苏浙皖GDP分别为6.7万亿元、4.5万亿元、2.62万亿元、2.57万亿元,增速为5.7%、5.8%、5.1%、5.6% [4][5] - 江苏与广东GDP差距缩小至1757.6亿元,为2018年以来最小差距 [5] 服务业主导转型 - 长三角服务业占GDP比重首次超60%,上海占比达79.1% [4][8] - 上海金融与信息服务业增加值贡献GDP增长超60%,信息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20.4% [4][8] - 江苏互联网与软件业营收增长14%,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营收增长12.4% [4][9]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 - 四地高技术制造业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安徽增速达23.6% [4][12] -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产值增长9.1%,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分别增长12.3%、11.7% [12] - 浙江锂电池、笔记本电脑产量分别增长65.2%、47.3% [12] 汽车产业表现 - 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34.6%,汽车总产量占全国28% [4][16] - 安徽汽车产量149.95万辆居全国首位,新能源汽车产量73.09万辆 [16] - 长三角汽车出口额1792.9亿元,同比增长18.8%,安徽出口46.1万辆超上海 [17][18] 工业机器人产业 - 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36.93万台,长三角出口占全国50.8% [21] - 浙江、安徽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85.7%、93.3%,杭州、合肥增速超100% [21] - 江苏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全球市占率跃居第二 [24] 固定资产投资 - 上海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2%,工业投资增速19.8% [26][30] - 江苏、浙江、安徽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均超10% [26] - 长三角基建投资增速显著,上海、浙江分别增长17.9%、13.0% [30][31] 民营经济贡献 - 江苏民企贡献规上工业企业77.2%利润,浙江民企外贸占比超50% [4][33] - 上海规上民企工业产值增长8.8%,安徽民企进出口占比51.9% [33] - 长三角密集出台民营经济配套政策,如上海拟发布省级民促条例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