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赚麻了的泡泡玛特,又掏出mini LABUBU
36氪·2025-08-20 18:35

核心观点 - LABUBU成为泡泡玛特超级IP 推动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超预期增长 营收同比增长204.4%至138.8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362.8%至47.1亿元 毛利率达70.3% [1] - 公司面临超级IP依赖风险 THE MONSTERS系列收入占比达34.7% 显著高于其他IP系列 同时存在供应链产能不足和黄牛炒作导致价格波动问题 [2][6][7] - 海外市场成为新增长引擎 美洲市场营收同比增长1142.3% 海外门店数量快速扩张 公司战略重心向海外倾斜 [2][9][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 同比增长204.4% 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 同比增长362.8% 毛利率70.3% [1] - THE MONSTERS系列收入占比从13.7%提升至34.7% 五大IP系列(THE MONSTERS、MOLLY、SKULLPANDA、CRYBABY、DIMOO)营收均超10亿元 另有13个IP营收超过亿元 [2] - 毛绒玩具营收61.4亿元 占比首次超过手办业务 [4] IP运营 - LABUBU通过国际名人(Lisa、蕾哈娜、金·卡戴珊)带货实现全球爆红 引发抢购潮和二手市场高溢价 普通款盲盒被炒至200-600元 隐藏款达2000元以上 [5][6] - 公司推出MINI版LABUBU 并计划打造"LABUBU宇宙" 包括ZIMOMO、ROCOCO等角色 [1][8] - 新兴IP快速崛起 HIRONO小野开设独立品牌店 涵盖潮玩、服饰、家居等品类 星星人手办及毛绒产品获得市场认可 [3] 供应链管理 - 面临产能瓶颈 毛绒产品月产能达3000万只 为去年同期10倍以上 [7] - 6月启动预售制补货模式 导致二手价格大幅回落 普通款跌至百元 隐藏款降至千元以内 价格回落超60% [6][7] 会员体系 - 中国内地注册会员达5912万人 较2024年底新增1304万人 [4] - 会员贡献销售占比91.2% 复购率50.8% [4] 海外扩张 - 美洲门店从10家增至41家 欧洲及其他地区门店从9家增至18家 [9][10] - 海外市场定价高于国内 推动整体毛利提升 [2] - 战略聚焦美国市场 下半年计划进军中东、南美、俄罗斯等新市场 年底海外门店预计超200家 [10] 门店策略 - 全球门店总数571家 其中国内新增12家门店 海外新增40家线下店和105台机器人商店 [10] - 国内门店重心转向店面升级和位置优化 而非数量扩张 [10] 业务多元化 - 拓展泡泡玛特城市乐园、popop饰品店及IP影视化制作等新场景体验 [10] - 目标2025年营收突破300亿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