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小米汽车在车辆未下线情况下要求车主7天内支付尾款 引发消费者强烈不满[1][3][6] - 公司通过《购车协议》条款将提前支付尾款行为合法化 但与传统行业惯例相悖[2][7][8] - 事件反映出公司在产能爬坡和订单管理方面面临挑战 可能影响用户信任和品牌形象[6][27][28] 协议条款内容 - 购车协议规定车主收到付款通知后7个自然日内需支付全部剩余款项[2] - 条款明确未按期支付构成根本性违约 公司有权取消订单且不退定金[2] - 协议允许公司根据车辆生产安排或销售等情况通知支付余款[2] 消费者反应 - 多位车主表示车辆下线需3-6周但被要求提前支付全款[3] - SU7 Ultra挖孔版车主群体支付50万元但仍未获得车辆且被催收尾款[6][23] - 有车主遭遇付款三周后交付时间仍显示1-4周的情况[21] 公司立场与解释 - 接近公司人士透露两种情况下要求提前付款:客户希望推迟提车时需缴2-3万元保证金 以及存在较高不提车可能性时需支付尾款或1-2万元首付[9][10] - 公司称此举是为避免恶意磋商占用指标 属于合理约定[11] - 通过客户办理金融分期态度和官方交流群意向判断不提车可能性[12] 市场背景与数据表现 - 小米汽车上市15个月交付量达31.17万台 蔚来达成同等交付量用时四年零七个月[6] - 二手SU7 Ultra平均价格45.61万元 保值率86.07%[17] - YU7订单价格从上市时2万元下滑至5000元以上[17] - 二手YU7平均价格36.81万元 高于现价32.99万元的Max版[17] 产能与生产状况 - 一期工厂实行三班倒 每日生产约700-1000台YU7[27] - YU7在7月仅售出6042台 居SUV销量第48位[27] - YU7标准版交付最长需60周 Max版需30-40周[28] - SU7与YU7产线复用困难 90%零部件需重新开发[28] 行业对比 - 蔚来采用"满足交付条件后发送交付通知"的模式[7] - 问界M8对超70天交付周期车主每天发放200元补偿[26] - 其他品牌通过首任车主权益限制转售[11] 法律观点 - 律师认为要求提前支付尾款需由公司承担举证责任和风险[11] - 学者指出公司条款可能未履行合理提示义务 车主可主张条款无效[26]
未验车先交几十万,小米被曝催收尾款:否则取消订单定金作废,车主炸锅:又不是买白菜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20 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