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个基准,六类资产!公募基金“抠细节”
中国证券报·2025-08-20 21:12

业绩比较基准设计趋势 - 公募基金管理人近期在业绩比较基准设计上更加精细化 尤其体现在FOF和固收+等多资产组合产品中 [1] - 新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涵盖资产类别显著增加 从传统股债二元扩展至六类资产 包括A股 债券 美股 港股 商品和存款 [2] - 永赢元盈稳健多资产90天持有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包含70%债券 10% A股 5%美股 5%港股 5%商品和5%存款 是目前涉及资产类别最多的产品之一 [2] 多资产产品案例 - 8月新发的多只FOF产品如兴证全球盈丰多元配置 摩根盈元稳健等业绩比较基准至少由四类资产构成 [2] - 平安瑞和6个月持有 中泰双益等固收+新品涵盖债券 A股 港股 存款四类资产 [3] - 汇添富成长优选作为主动权益基金 其业绩比较基准也覆盖四类资产 这在同类产品中较为罕见 [3] 精细化基准的战略意义 - 细化的业绩比较基准能更精准体现固收打底 权益增强 另类补充的投资逻辑 弥补传统股债二元基准的不足 [4] - 清晰的资产构成提升产品透明度 帮助投资者理解风险来源与收益驱动 建立合理预期 [4] - 多资产配置有助于拓展收益来源 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 平滑组合波动 聚焦长期稳健回报 [4] 投资管理机制优化 - 明确的资产权重设定框定了组合风险敞口 为资产配置提供约束框架 [4] - 多元化基准强化投资纪律 要求建立系统化多资产研究与决策机制 减少随意性配置 [4] - 细化基准支持精准绩效归因 识别不同资产类别和子策略的真实贡献 优化后续配置决策 [4] 行业理念转变 - 业绩比较基准精细化反映资管行业从选品到多元资产配置的理念转变 [1][7] - 全市场3600多只FOF及固收+基金中约三分之一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至少由三部分构成 [7] - 头部公募FOF团队正从选品专家向多元资产配置专家转型 基准精细化是重要锚点 [7] 基准功能升级 - 业绩比较基准成为投资者与基金公司之间的沟通桥梁 具有明晰策略 表征风格 衡量业绩 约束行为的作用 [5] - 对基金经理而言 基准有助于明晰产品定位 精准锚定投资方向 避免信息不对称 [5] - 对投资者而言 细化基准可作为决策筛选器 协助筛选适配的基金产品 [5] 配置体系演进 - 传统固收+产品依赖国内权益市场走势 难以应对复杂宏观环境 行业正从股债二元转向多元化全球化配置体系 [7] - 引入多元资产后 业绩比较基准从被动参考变为主动引导 成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核心抓手 [7] - 细化基准推动投资目标从收益导向向风险适配转变 最终实现产品与客户的精准匹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