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人工智能ETF为何接连大涨?关注六个投资逻辑!
新浪基金·2025-08-21 10:45

市场表现 - 8月20日国产AI产业链逆势走强,寒武纪股价突破千元成为A股第二只千元股,主力资金净流入22.34亿元[1] - 芯原股份盘中触及20%涨停,收盘涨超15%创历史新高,乐鑫科技、航天宏图涨超9%,奥普特、晶晨股份跟涨[1] - 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日内价格最高涨4.47%,收涨4.28%,实现日线四连阳并创上市新高[1] 指数表现 - 科创人工智能指数自4月8日低点累计上涨43.45%,显著跑赢科创50指数(24.24%)和科创综指(41.38%)[3][4] - 该指数同期表现优于科创芯片指数(34.20%),2023年及2024年年度涨幅分别为12.68%和32.36%[4] 投资逻辑:市场主线 - AI板块经历3-5月调整后满足再次成为主线的条件:筹码沉淀到位且长期逻辑持续(算力大周期)[5] - 2025下半年AI仍是科技投资核心主线,正从单点技术突破向广泛生产力落地过渡[5] 投资逻辑:科创板机遇 - 国家层面推动AI与制造业、金融、医疗深度融合,科创板拟设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AI企业[6] - 科创板"1+6"政策及金融支持政策持续推进,自4月以来滞涨的科创板有望迎来补涨行情[6] 投资逻辑:国产替代 - 英伟达为中国市场开发新型AI芯片,但国内客户因安全担忧权衡采购决策[7] - AI端侧应用兴起及科技摩擦加剧推动国产芯片技术升级,华为昇腾、寒武纪等国产算力体系受关注[7] 投资逻辑:端侧AI发展 - 华为、小米等厂商布局AI眼镜,端侧AI从辅助工具进化为自主智能体[8] - 具身智能与AI融合催生万亿级市场,2025年或成端侧AI硬件换机元年,产业链估值中枢有望上移30-50%[8] 投资逻辑:技术突破 - 智谱发布全球首个手机Agent AutoGLM2.0,基于国产模型实现多模态处理能力[9] - 2025下半年将迎来苹果发布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会等密集事件催化[9] - 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从2017年180亿元跃升至2024年6000亿元,预计2030年突破1万亿元[9] 投资逻辑:半导体产业 - 关税政策落地带来情绪修复,半导体产业在AI竞赛与国产替代双轮驱动下转向业绩兑现[10] - AI需求持续强劲,半导体周期处于上行通道,中国半导体厂商受益程度有望显著提升[10] ETF产品特征 - 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聚焦国产AI产业链,涨跌幅限制20%具备高弹性[10] - 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占比超67%,半导体行业权重近50%,均衡配置应用软件、终端应用、终端芯片、云端芯片四大环节[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