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京东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2.4%至3567亿元,创近三年最高增速,但净利润同比下滑50.8%至62亿元,主要受外卖业务补贴及新业务投入影响 [2][4][7] - 公司通过外卖补贴及新业务扩张实现用户流量与活跃度显著增长,但短期盈利承压,管理层强调长期战略布局 [7][10][17] 财务表现 - 营收达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核心零售业务收入3101亿元,同比增长20.6%,新业务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198.8% [2][7] - 归母净利润62亿元,同比下滑50.8%,Non-GAAP净利润74亿元,同比减少49% [2] - 自由现金流220亿元,同比下滑55%,12个月滚动自由现金流101亿元,同比下滑超80% [4] - 营销开支270亿元,同比暴涨127.6%,费用率从4.1%升至7.6%;履约费用221亿元,同比增长28.6%,费用率从5.9%升至6.2% [4][5] 业务战略与投入 - 外卖业务通过百亿补贴吸引用户,新业务部亏损147.77亿元,但带动用户复购率及交叉销售提升 [7][12] - 推出"七鲜小厨"自营外卖店,采用"外卖+自提"模式,首店日均订单超1000单,复购率高出行业均值220% [17][18][20] - 收购计划包括:CECONOMY(约22亿欧元)、香港佳宝超市,并投资超30亿元建设低空经济智慧社区项目 [17][25] - 计划三年投入超百亿资金建设1万家七鲜小厨门店 [17] 市场竞争与挑战 - 外卖领域面临美团、淘宝闪购补贴竞争,抖音、快手等平台通过即时零售业务潜在切入市场 [15][21][22] - 出海业务在欧洲及香港市场需应对阿里巴巴、拼多多(Temu欧盟月活超9200万)及亚马逊的激烈竞争 [26][27][28] - 当前现金流压力可能影响海外扩张及长期投入的可持续性 [4][29] 管理层观点 - 外卖业务旨在长期布局(5-20年),非短期盈利导向,通过补贴换取流量与用户黏性 [7][10] - 强调国际业务为未来核心,采用本地化运营模式(如收购CECONOMY后保持独立运营) [23][24]
京东股东「请客」吃外卖
搜狐财经·2025-08-21 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