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加速“村改支”背景下的发展之道
金融时报·2025-08-21 12:56
村镇银行改革背景与现状 - 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村镇银行拥有1600余家法人机构 分布31个省区市 从业人员10余万人 [2] - 行业整体呈现经营状况稳健向好 风险可控 但两极分化明显 [2] - 2025年村镇银行加速被合并 改革与农信社改革处于并行状态 [1] 村镇银行改革目的与方式 - 改革主要目的是化解风险 通过重组兼并处置高风险机构 降低不良贷款率 [3] - 部分省份采取"一刀切"政策 将村镇银行一律改制为城商行或农商行分支机构 [3] - 由经营稳健的村镇银行牵头合并相邻区域其他村镇银行被视为可行改革选项 [5] 改革对行业生态的影响 - 改革后村镇银行数量减少 主发起行增资控股 整体抗风险能力增强 [3] - 公司治理将优化 未来将涌现经营质量好、服务特色化的村镇银行 [4] - 村镇银行数量大幅减少可能导致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空白 [3][4] 差异化发展与管理模式 - 经营良好的村镇银行具有深入了解本地经济结构、高灵活性和服务创新能力的差异化优势 [6] - 主发起行应通过适度放权、尊重法人机构独立性来保持差异化竞争优势 [7] - 部分业绩良好的村镇银行应考虑保留法人地位以延续本地化服务优势 [6][7] 县域金融服务影响 - 农信社改革注重省级资源整合以提升乡村振兴服务能力 [3] - 村镇银行被纳入农信统一法人范畴可能增强省级农商银行实力 但可能削弱小微金融服务精细化程度 [3] - 村镇银行需坚守支农支小定位 服务县域乡村经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