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热潮 -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IPO融资额达1094亿港元(约14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700%,超越纳斯达克和纽交所重夺全球IPO募资榜首 [2] - 蓝思科技募资54.8亿港元、富卫集团募资36.6亿港元领衔,7月单月9只新股上市再吸金193.8亿港元 [2] - 目前排队企业达230家,主板占比86%(197家),立讯精密、胜宏科技等A股龙头密集递交申请,"A+H"双平台战略成主流 [2] 外资流动与资本入场 - 北向资金占港股日均成交额23%,剩余交易中机构投资者主导,中东、东南亚及欧美资金显著增加 [2] - 上半年外资在新股基石投资中的参与度创五年新高,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等主权基金频繁现身 [2] - 迪拜与香港时差仅4小时,延长交易可直击中东资本"交易空窗期" [2] 全球交易所时间竞赛 - 纽交所申请延长交易至22小时,纳斯达克计划2026年实现全天候交易 [3][4] - 伦敦证交所推进24小时交易以巩固脱欧后地位 [4] - 美国初创公司24X National Exchange获SEC批准,成为全球首家"5×23小时"运营的交易所 [4] 港股通制度挑战 - 结算冲突:内地结算系统(T+1过渡中)难以匹配非同步交易时段 [4] - 夜间波动致个人投资者被迫"熬夜盯盘",加剧去散户化趋势 [4] - 德勤建议取消50万港股通门槛,港交所正推动降低外资准入壁垒 [4] 结算制度升级 - 港交所确认T+1结算将于2025年底前落地,技术准备已完成 [4] - 全球88%股票交易采用T+1或T+0结算,香港维持T+2将丧失竞争力 [4] 交易单位改革 - 现行港股每手交易单位多达40种(如腾讯每手100股、汇丰每手400股) [4] - 港交所宣布年底启动手数改革咨询,拟简化交易单位类别 [4] - 允许股价大涨公司主动调整手数(如拆细降低入场资金) [4] 加密交易所竞争 - 美国加密交易所Kraken、Robinhood推出"代币化美股"服务,支持60+美股24小时交易 [5] - 欧盟用户可365天无休交易200+美股及ETF [5] - 香港加速布局稳定币牌照与黄金交易所,以合规化数字资产+延长交易组合拳争夺年轻投资者 [5] 战略定位与竞争格局 - 香港必须代表中国参与全球金融规则重构,应对特朗普推动"强美元+加密货币"新霸权 [5] - 24小时交易革命关乎香港能否在"纽伦港"格局中夺回定价权 [5] - 关乎中国在全球金融秩序中从"参与者"迈向"规则制定者"的战略转型 [5]
香港交易所24小时交易倒计时!230家企业IPO排队,年底咨询新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