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调整背景 - 上海时隔8年率先调整"商改住"禁令,出台《关于推进商务楼宇更新提升的实施意见》,鼓励楼宇拓展租赁住房等功能[1] - 当前一线城市甲级写字楼空置率均逼近或超过20%警戒线,市场承压明显[2] - 商业用房土地使用权最高年限为40年,剩余年限低于20年将显著影响市场流动性[29][30] 政策内容解读 - 新政并非完全放开"商改住",而是允许符合条件商务楼宇改为租赁住房,仍限制买卖[5][7] - 政策导向为功能优化而非功能替代,住房只是包含在内的功能之一[7][18] - 此举标志着暂停8年的"商改住"在上海迎来破冰时刻[8] 历史政策演变 - 2017年起多地出台严格"商改住"禁令,北京要求商办项目最小分割单元不得低于500㎡[11][15] - 禁令实施后商业用房销售额从2018年13000亿元峰值跌至2024年3208亿元[16] - 新政代表政策转向精细化、可持续发展模式,不再一刀切禁止[18] 市场现状与需求 - 2024年底北京广州甲级写字楼空置率近20%,深圳上海超20%[20] - 超大城市近半数打工人通勤距离超5公里,北京三成需1小时通勤[24] - 商业用房多位于核心区,改租赁住房可改善职住平衡[26] 潜在影响 - 有助于缓解商办市场库存压力,北京广州空置率近20%,深圳上海超20%[20][21] - 长沙案例显示调规后可新增约700套住宅,提升区域活力[42][43] - 类似SOHO模式,实现居住与办公功能融合[45][46] 行业转型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1.2%,住宅投资降10.4%[36] - 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低负债、轻资产"转型[36] - "商改住"是盘活存量资产、优化空间资源配置的重要尝试[49]
卖不出去的写字楼要改成住宅区了?
虎嗅·2025-08-21 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