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冥币”成了国际硬通货
虎嗅·2025-08-21 18:18

文化现象与市场反应 - 中国冥币和纸扎祭品在2024年万圣节期间通过法国街头摊位展示引发海外关注 包括印有"天地银行"和玉皇大帝的冥币及纸扎楼房、家电等产品 [3][4] - 相关视频在海外网络迅速传播 华人博主分享烧纸钱仪式进一步推动热度 海外用户将冥币称为"Ancestor money"并赋予其转运、愿望成真等寓意 [5][19][20] - 海外用户通过YouTube等平台了解冥币文化 对中国人"给死人发工资"的习俗产生好奇 并研究中国生死哲学 [6][7][9] 产品特性与溢价分析 - 冥币在亚马逊平台售价达13美元/800张 对比国内某宝平台参考价6元/1200张 溢价超过20倍 [24] - 产品形态呈现多元化 包括美元版、欧元版、原住民版等定制化版本 满足不同地区需求 [27] - 河北米北庄村作为全球主要生产基地 占据全国90%市场份额并出口欧美 该村拥有500多家殡葬用品店 [43][44] 产业链与商业模式 - 河北米北庄村形成完整殡葬产业链 产品覆盖冥币、寿衣、骨灰盒等 起源自清代纸花手工业并历经300余年发展 [43] - 村民自2019年起通过亚马逊、速卖通等电商平台出口 成本1元的冥币售价达50元人民币 2023年出口额同比增长200% [45] - 广东翊翔民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专业生产商 拥有200多种冥币产品 2015年曾申请挂牌新三板 [47][48] 海外应用场景拓展 - 海外用户发展出赛博神秘感仪式 包括吉卜赛人结合塔罗牌占卜礼数、设置玉皇大帝雕像、遵循"以左为尊"传统点火方式等 [32][33][34] - 出现"阴阳五行祭台"等中西结合仪式 使用金属相框(金)、绿植(木)、水杯(水)、蜡烛(火)、水晶原石(土)及炸鸡腿供品 [36][37] - 衍生商业服务包括收费100美元/节的"烧钱教学班"和"烧祖先纸互助小组" 指导物品摆放及冥币折叠方式以提高"愿望成真"概率 [41] 文化认同与艺术价值 - 2019年巴黎举办名为"极乐天堂"的中国纸扎展览 纸房子、纸家电等传统祭品被外国人当作艺术品欣赏 [52][53] - 文化传播基于人类共同情感需求 海外用户通过冥币表达对祖先的思念与对未来的希望 形成跨越文化的情感共鸣 [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