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为提升舆情应对能力建立系统化管理机制 涵盖舆情定义 分类 组织架构 处理原则及责任追究等全面框架 旨在维护股价稳定和投资者权益 [1][2][3][4][5][6] 舆情定义与分类 - 舆情包括媒体负面或不实报道 社会不良传言 影响投资者取向或股价波动的信息 及其他可能对股价产生较大影响的事件 [1] - 分为重大舆情(传播范围广 严重影响公司形象或经营 导致较大损失或股价异常波动)和一般舆情 [1][2] 组织架构与职责 - 成立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由董事长任组长 董事会秘书任副组长 其他高管及部门负责人组成 [2] - 领导小组负责启动/终止舆情处理 评估影响 拟定方案 协调对外宣传 上报监管机构等 [2] - 行政管理部负责舆情信息采集 包括收集 分析 核实舆情 跟踪股价变动 研判风险并汇报 [3] - 其他职能部门需配合信息采集 及时通报经营中发现的舆情情况 [3] 信息采集范围与原则 - 采集范围覆盖官网 微信公众号 网络媒体 社交平台(微信 微博 博客)及投资互动平台(论坛 贴吧 股吧) [4] - 处理原则强调快速反应(第一时间沟通并启动机制) 协调宣传(保证信息一致性) 分析监控(确保信息准确) 系统运作(引导舆论导向) [4] 报告流程与处理措施 - 知悉舆情后需立即报告董事会秘书 一般舆情向组长报告 重大舆情需额外上报监管部门 [4] - 措施包括制定危机应对方案 实时监控舆情变化 通过公告或沟通平台及时发声 发布澄清公告(若影响股价) 并总结提升应对能力 [5] 责任追究 - 知情人员需履行保密义务 禁止私自公开或内幕交易 违规者可能面临内部处分或法律责任 [5] - 外部顾问 中介或媒体若擅自披露虚假信息导致公司损失 公司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6] 制度执行与修订 - 制度由董事会制定 修改和解释 经董事会审议后实施 若与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冲突 以后者为准 [8][9]
顺发恒业: 《舆情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