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情况 - 2025年第六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拟于8月22日招标 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830亿元[1] - 今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总额1.3万亿元 已发行五期规模达9130亿元[1] - 本期发行后总规模将达9960亿元 发行进度达76.6%[1] - 10月10日将进行今年最后一期招标发行[3] 专项债券发行进展 - 今年拟安排专项债4.4万亿元 较上年增加5000亿元[2] - 截至8月21日各地已发行新增专项债约30508亿元 发行进度达69.33%[2] - 发行规模较2024年同期20731亿元增长47.16%[2] - 剩余约1.35万亿元额度预计9月份集中发行[3] 资金投向领域 - 超长期特别国债重点支持"两新""两重"领域 包括设备更新 消费品以旧换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1] - 专项债重点用于投资建设 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 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2] - 前7个月新增专项债中38.5%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 交通基础设施 农林水利三大基建类项目[3] - 设备更新投资补助资金1880亿元已下达完毕 带动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2] - 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下达三批共2310亿元 剩余690亿元将于10月份下达[3] 资金使用效果 - 前7个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89万亿元 带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长31.7%[2] - 资金为基础设施建设 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 消费等领域注入大量资金[2] - 推动各地项目建设 有助于提振消费 支撑基建和制造业投资[3] - 优化经济结构 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1] 未来政策导向 - 政府债券将延续较快发行节奏 确保年底前形成实物工作量[3] - 发行规模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 继续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4] - 加大对"两新""两重" 社会民生 生态环境等领域支持力度[4] - 资金投向将适时优化和拓展以满足不同领域发展需求[4]
加快发行使用政府债券提升经济发展质效
证券日报·2025-08-22 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