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与核心问题 - 私募量化机构与券商之间的返佣事件暴露行业制度缺陷 涉及利益输送和内部治理漏洞 [1] - 事件涉及券商营业部前总经理利用职权安排亲属充当白手套 疑似六年侵吞奖金超8000万元 [2] - 量化私募机构将58%产品集中于单一券商托管 远超行业分散配置合理水平 [2] 事件成因分析 - 券商营业部风控形同虚设 总部监管严重缺位 营业部交易额从2018年340亿元飙升至2021年万亿元规模 内控机制未能同步升级 [2] - 量化私募高频交易年换手率超100倍 佣金规模巨大 券商为争夺客户采用高额返佣比例 [3] - 个人贪欲驱动利益链条形成 券商营业部总经理私设资金通道 量化私募高管收受2000万元返佣 券商总部负责人分得千万赃款 [2] 监管制度缺陷 - 《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虽禁止返佣但监管细则模糊 惩戒力度不足 [3] - 量化私募高频交易和算法策略等特性尚未被监管框架充分覆盖 变相操作长期游离于监管之外 [3] 行业影响与冲击 - 投资者信心受损 管理费可能被用于佣金置换而非策略研发 头部机构涉案导致整个量化行业遭遇污名化 [4] - 行业格局面临重构 量化机构将加速分散券商合作 中小券商因系统劣势更难获取头部私募资源 [4] - 监管将强化券商托管业务审查 对关联交易和佣金流向实施穿透式监管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可能加速落地 [4] 行业改进方向 - 量化私募需实施券商合作分散化策略 单家托管比例不宜超过30% 设立独立委员会审核合作并定期披露佣金分配 [5] - 券商应建立托管业务隔离墙 实现营销执行风控三权分立 总部统一管理佣金分配并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全流程追溯 [5] - 监管需将量化私募佣金支出纳入信息披露强制范畴 建立券商私募关联交易申报制度 在估值表中增加交易成本专项说明 [5][6] - 投资者应优先选择托管分散且佣金披露透明的管理机构 核查定期报告中关联方交易条目 对异常高换手率产品保持警惕 [6]
【券业观察】 完善制度 严防券商与私募利益输送
证券时报·2025-08-22 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