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产品炒作现象 - LOF产品成为短线资金炒作工具 少量资金即可推动价格大幅波动 如60多万元成交额即可持续几天打上涨停板 15万元资金就能拿下一个涨停板 [1] - 游资利用LOF流动性不足特征进行"打板"操作 通过少量资金拉高价格吸引跟风盘 制造短期剧烈波动后高价卖出获利 [1][3] 市场波动案例 - 某LOF产品8月21日出现"地天板"行情 开盘跌停后冲上涨停 溢价率超过30% 当日收盘下跌6.28% 该产品规模不足8000万元 [2] - 某创新精选LOF在8月12日至14日累计上涨30.72% 8月14日收于3.349元 较13日净值2.7595元溢价超过21% 随后快速下跌 15日一字跌停 [2] - 石油 黄金 港股 基建 芯片 科技等主题LOF产品容易在市场热点轮动时出现高额溢价 但很快会被"打回原形" [2] 流动性不足问题 - LOF产品普遍缺乏做市商机制 流动性严重不足 全市场LOF产品份额不足360亿份 超百只产品场内流通份额不足1000万份 [4][6] - 330余只LOF份额不足1亿份 320余只LOF日均成交额不足100万元 近20只日均成交额不足1万元 [6] - 在交易量极小情况下 只需少量资金就可能将价格推至涨停或跌停 如某LOF涨停时成交额不足34万元 [2][4] 套利机制与风险 - LOF套利存在时间差限制 场外申赎或转场内通常需要几个交易日 游资利用这个时间差完成"拉升-出货"操作 [4] - "拖拉机"套利模式日渐流行 "一拖六"模式通过一个证券账户关联多个账号放大申购金额 单日收益可达100多元 [7] - 套利过程中面临净值波动风险 流动性风险和时间差风险 实际套利空间可能被侵蚀甚至出现亏损 [7][8] 监管案例与行业应对 - 2024年证监会处罚一名投资者操纵31只LOF产品 没收违法所得153.59万元并处以307.18万元罚款 [5] - 基金公司持续发布溢价风险提示 针对规模过小竞争力不足的老基金通过清盘等方式进行处置 [2][8] - 针对交易不活跃的LOF产品可选择退市 既是对投资者负责 也能为公司节省成本 [8]
“围猎”迷你LOF:“在刀尖上跳舞”的游戏
中国证券报·2025-08-22 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