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PE巨头KKR首支人民币基金落地 外资加码中国资产重估潮
KKRKKR(US:KKR) 新浪证券·2025-08-22 14:32

KKR首支人民币基金设立 - 全球PE巨头KKR完成首支在岸人民币基金备案 基金规模约4亿元人民币 落地上海临港新片区[1][2] - 基金LP结构多元:平安资本旗下母基金出资占比79.8% 新加坡曹氏家族企业曹宝记(TPC)及施罗德旗下基金共同注资[1] - 基金通过香港公司控制管理人开德尚璞(上海)企业 运营实体扎根上海浦东 于2024年12月注册 2025年6月完成备案[2] 本土化战略与团队配置 - KKR中国团队由资深投资人士组成:法定代表人孙铮2007年加入 参与过字节跳动等明星项目 总经理许康拥有麦肯锡及黑石工作经历[2] - 基金结构设计体现风险共担与资源协同 平安资本近80%出资占比凸显本土资本关键作用[2] - 临港新片区凭借开放优势及政策优势成为外资机构推进本土化战略的重要枢纽[2] 外资机构在华布局新动态 - 淡明资本(淡马锡旗下)在上海静安嘉里中心设立全球唯二办公室之一 汉斯(上海)私募基金完成管理人登记 凯德投资设立50亿元在岸母基金[5] - 2025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基金募资主导市场:988只基金募资3426亿元 数量及规模占比达99.6%和98.7%[5] - 光速光合等6家VC机构同步启动美元基金融资 总目标规模约20-22亿美元 主要面向北美及中东主权基金[5]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 - A股总市值于2025年8月18日历史性突破100万亿元 上证指数报3740.50点创十年新高[4] - 2025年2月《稳外资行动方案》取消外商投资性公司境内贷款限制 便利外国投资者实施并购投资[4] - 国际资本对中国市场兴趣达三年最高水平 创新药领域合作尤为活跃[4] KKR中国战略演变 - 投资策略更趋精准化:倾向选择行业成熟、竞争格局稳定、市场份额集中的领域 关注企业定价权及运营效率提升空间[6] - 认为当前中国市场并购机会远多于5-10年前 近期收购国民汽水品牌大窑并参与竞购星巴克中国业务[6] - 全球投资重心向实物资产转移 基础设施资产在三大趋势下可能迎20-30年黄金发展期[6] 历史布局与战略转型 - 2022年4月KKR旗下开德私募基金管理(海南)有限公司完成QDLP试点备案 获得境内募资投向海外市场资格[3] - KKR从杠杆收购专家转型为平台型多元化另类投资机构 业务涵盖六大板块 实物资产管理规模占比超30%[7] - 通过人民币基金深度融入本土资本生态 与国内巨头形成利益共同体 此种策略可能成外资PE在华发展主流模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