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 徕芬创始人兼CEO叶洪新公开质疑测评博主收钱办事并指控其前员工潘坚离职后服务竞品打击公司 引发隔空论战 [1][2] - 徕芬电动剃须刀为2024年5月推出的新品类 售价699元 但测评显示其性能不及售价399元的飞科产品 [2][6] - 公司曾凭借高速电吹风实现销售额从2021年1.5亿元增长至2023年30亿元 被称为"戴森平替" [1][3] - 电动牙刷品类进展不顺 叶洪新坦言299元售价仅40%毛利 被70%毛利的竞争对手压制 [6] - 电动剃须刀研发投入4年 投资超过1亿元 被创始人称为"巅峰之作" [9] 产品战略 - 徕芬采用"高性能+低定价"技术普惠策略 通过垂直整合供应链控制成本 [9] - 高速电吹风LF01曾以远低于戴森的价格实现参数对标 成为中产平替首选 [3] - 新推往复式剃须刀产品线应用微型化直线电机技术 攻克散热/电磁屏蔽/微型化三大难题 [6] - 产品矩阵从吹风机扩展至电动牙刷和剃须刀 寻求增量市场突破 [1][6] 市场表现 - 吹风机市场面临增长瓶颈:2025年上半年零售额同比下降10.5% [1] - 电动剃须刀市场快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零售额同比大涨10.5% [1][7] - 300元以下吹风机成为线上主销价格段 2024年前三季度份额同比提升近11个百分点 销售量增速达76.8% [4] - 高速电吹风市场趋于饱和 2025年上半年零售额份额达74.7% 同比降低2.5% [3] 行业趋势 - 电动剃须刀呈现高端化升级趋势:均价同比增加23.7% 便携化份额从2024年上半年23.9%升至2025年上半年33.6% [7] - 个护小家电细分市场需求分化:吹风机侧重护发/速干 剃须刀关注刀网贴合度/震感控制/续航稳定性 [8] - 剃须刀市场为红海市场 已形成稳定品牌梯队 而吹风机在2021年时缺乏强势国产竞品 [8] - 同质化竞争加剧:小米/松下等品牌推出10万转/分钟吹风机 价格降至200-300元区间 [3] 竞争环境 - 飞科剃须刀以399元价格在测评中表现优于徕芬699元产品 [2] - 高速吹风机技术愈发成熟 高端化价值卖点逐渐淡化 [3] - "性价比"策略面临双重效应:既可通过比较突出优势 也易陷入被比较压力 [3] - 徕芬需建立消费者对剃须刀产品力的认知 实现品牌影响力向新赛道延伸 [9]
徕芬论战背后:“平替之王”的增长焦虑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22 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