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1993年 从对讲机代工起步 以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数字对讲机打破国际品牌市场壁垒[1] - 1995年研发出首款国产对讲机C160 以远低于外资品牌价格销售 通过严苛测试验证质量稳定性[3] - 如今为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专网通信设备 包括北京冬奥会应急通信指挥系统[1] 技术研发投入 - 每年研发投入不低于年营业收入的15% 在中国 德国 西班牙 加拿大等地共建有8个研发中心[4] - 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超40% 拥有多个国际领先水平实验室涵盖射频 基带 声学等领域[7] - 测试设备模拟沙漠 城市街道 冰天雪地等极端场景 确保产品在恶劣条件下正常运作[2] 产品与解决方案 - 业务覆盖公共安全 应急 石油石化 电力 轨道交通 林草 智慧铁路 司法等多个行业领域[2] - 产品体系包括窄带产品 公专融合 智能指调 应急自组网 并前瞻性研发AI专网应用[4] - 推出低空通信专用系统 实现飞行器实时监控 数据传输和指令下达 保障低空作业安全[9] 全球化布局 - 在全球设有90多家分支机构 销售网络覆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5] - 为30多个国家建立国家级通信公共安全网络 构建覆盖广泛的全球服务网络[5] - 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售收入11.57亿元 占总营收51.23% 美洲 中东 非洲 南亚增长较好[6] 区域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国内主营业务收入11.02亿元 占总营收48.77% 渠道业务呈现强劲增长[5] - 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实现显著增长 战略重心持续向这些区域发力[6] - 欧洲和北美保持渠道业务深耕 通过创新技术帮助智利 泰国 津巴布韦等国项目落地[6] AI专网战略 - 2025年率先提出"AI专网"发展理念 以技术智能化 应用场景化 安全可信化为方向[8] - 将AI技术融入专网通信网络 实现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防控转变 赋能公共安全场景[8] - AI专网促进专网从通信管道转变为具备辅助决策能力的智能基础设施[9]
海能达构建全球“AI专网”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