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深两市ETF市场总体规模 - 截至7月末沪深两市ETF总市值达45903.86亿元 较上月稳步上升 [1][2] - 沪市ETF数量719只 总市值33520.69亿元 深市ETF数量516只 总市值12383.17亿元 [1][2] - 沪市基金产品总数890只 资产管理规模34342.97亿元 深市基金产品803只 资产管理规模12742.30亿元 [2] ETF成交结构特征 - 沪市权益型ETF(含跨境ETF)7月成交额26009.92亿元 占沪市ETF总成交额46.58% [2] - 沪市成交额前三非货币ETF为短融ETF(3918.27亿元) 香港证券ETF(3757.04亿元) 政金债券ETF(2172.49亿元) [2] - 深市成交额前三非货币ETF为科创债ETF富国(1079.10亿元) 信用债ETF博时(1032.04亿元) 科创债ETF嘉实(940.24亿元) [2] 券商经纪业务竞争格局 - 沪市ETF成交额前五券商为华泰证券(10.80%) 中信证券(10.67%) 国泰海通(6.66%) 华宝证券(6.14%) 东方证券(5.42%) [3] - 深市ETF成交额前五券商为东北证券 东方财富 东方证券 方正证券 港裕信息 [3] - 沪市ETF持有规模前五券商为中国银河(23.46%) 申万宏源(17.25%) 中信证券(6.71%) 招商证券(4.72%) 国泰海通(4.71%) [3] - 深市ETF持有规模前五券商为东方财富 东方证券 方正证券 光大证券 广发证券 [3] 行业费率与收入结构 - 部分券商ETF交易佣金降至万分之0.5 [1][4] - 2024年证券行业经纪业务收入占比28.4% 为第二大收入来源 [4] - 2024年行业平均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佣金率为万分之2.4 交易单元席位租赁净收入同比下降27.4% [4] 市场活跃度表现 - 截至8月20日A股日均成交额14844亿元 较2024年增长40% [5] - 8月13日起A股日成交额连续突破2万亿元 [5] - 8月21日全市场股票ETF资金净流入69.85亿元 [4] 行业战略转型方向 - 券商通过服务升级(Level-2行情/主力资金等功能迭代) 工具创新(AI赋能交易工具) 买方投顾转型等多维度破局同质化竞争 [1][6] - 财富管理转型成为构建核心护城河的关键 重点挖掘存量客户增量需求 [1][6] - 买方投顾领域加速向"以客户资产增值为核心"模式转型 通过长周期服务提升客户黏性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