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亲笔信背后的三重压力:韩国在中美夹缝中急转弯
搜狐财经·2025-08-23 07:41
地缘政治与外交策略 - 韩国总统李在明采取双轨并行外交策略 一方面高调访问美国推进美韩关税谈判 另一方面秘密派遣特使团向北京递交亲笔信寻求经济合作[3][12] - 特使团访华时机精心选择在中韩建交33周年纪念日 代表团成员包括前总统卢泰愚之子卢载宪 借助历史纽带唤醒中韩合作记忆[4][6] - 韩国外交策略存在明显矛盾 既在华盛顿承诺配合美国印太战略 又向北京保证不介入台海问题并邀请中国领导人10月访韩参加APEC峰会[12] 经济贸易依赖关系 - 韩国对华贸易依存度高达25% 中国占据韩国出口总量四分之一[9] - 2024年中韩关系降温导致釜山港对华集装箱吞吐量骤降14% 引发数百人被裁员[7] - 韩国对华贸易顺差因前期政策锐减近20% 国内通胀率飙升至3.8% 青年失业率突破10%[3] 半导体行业困境 - 韩国企业三星和SK海力士因美国技术禁令正迅速失去中国市场份额[8] - 亲笔信核心诉求包括请求中方放宽对韩国芯片进口限制[8] 新能源汽车产业挑战 - 现代起亚集团电动汽车在华售价比本土市场高出18% 主因高额关税[9] - 韩国汽车产业依赖中国零部件供应 亲笔信要求中方确保汽车零部件稳定供应以防止生产线瘫痪[9] - 韩国出租车行业依赖中国供应链 电动车电池来自宁德时代 维修零件来自浙江[7] 国内政治与经济压力 - 李在明支持率从当选初期62%跌至53% 主因疲软经济表现[3] - 民众关切实质生计问题而非地缘政治 网络搜索热点从中韩建交纪念取代总统访美[6] - 李在明竞选承诺修复对华关系以振兴经济 直言韩国承担不起疏远中国的代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