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卧龙系”泛而不精后遗症显现,新能源上市公司净利下滑20%
华夏时报·2025-08-23 11:36

核心观点 - 公司掌舵人提出三大发展方向:做强主业、发展新赛道、开拓海外市场,但当前正经历业务调整阵痛 [2] - 公司通过频繁并购构建商业版图,但面临泛而不精的后遗症,表现为子公司业绩分化及高商誉积累 [2][3][4] - 公司通过资产出售聚焦核心电机及驱控主业,同时进军具身智能等新领域,推动股价显著上涨但新业务贡献仍微弱 [5][7] - 公司短期债务压力较大,需通过港股上市募集资金弥补流动性缺口,并依赖经营性现金流和金融机构授信维持偿债能力 [8][9][10] 业务表现与财务数据 - 卧龙电驱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0.31亿元,同比微增0.66%,净利润5.37亿元,同比增长36.76% [5] - 卧龙新能营收同比增长36.38%,净利润同比下滑20.48% [2] - 公司降本增效成效显著: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同比下降563.2万元,差旅费下降1730.09万元;管理费用中职工薪酬下降1076万元,差旅费下降561.6万元 [9] - 机器人组件及系统应用收入2.18亿元,仅占总收入2.7% [5] 并购与商誉 - 公司通过并购扩张业务,收购包括Brook Crompton、Morley、Laurence Scott等海外企业及国内南阳防爆 [3] - 2015年以16.8亿元收购南阳防爆60%股权,形成商誉7.05亿元;收购OLI集团80%股权形成商誉近5000万元;收购SIR形成商誉近9000万元 [4] - 截至2025年6月底,商誉约14.6亿元,占净资产比例14.55% [5] 资产重组与业务转型 - 公司出售龙能电力、卧龙储能、卧龙氢能和舜丰电力等子公司控制权予卧龙新能,聚焦电机及驱控主业 [6][7] - 卧龙新能转型新能源领域,但四家被收购企业中仅龙能电力盈利(净利润5672.76万元),其余三家亏损(卧龙储能亏损947.53万元、卧龙氢能亏损228.71万元、舜丰电力亏损111.81万元) [7] - 卧龙新能此前主营房地产,2021年房地产销售占比99.56%,后通过收购上海矿业进入铜精矿贸易,但该业务毛利率仅2.89%-4.6% [6] 资本市场与流动性 - 公司股价从年初14.67元/股涨至32元/股附近,涨幅接近118%,市值从192亿元增至近500亿元 [5] - 启动港股上市计划,募资用途包括扩大产能、研发投入、新兴领域投资及补充流动资金 [8] - 货币资金36.01亿元,短期借款29.09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22.63亿元,存在15.71亿元资金缺口 [9]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38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05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93亿元 [9] - 公司称经营性现金流稳定,净现比平均1.88,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平均5.72,金融机构授信充足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