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贸易与投资环境 - 2024年上半年内地与香港进出口贸易额达1605.89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其中内地从香港进口103.03亿美元(增长21.3%),出口1502.86亿美元(增长10.8%)[2] - 2023年1月至2024年上半年,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协助超1300家企业在港开设或拓展业务,其中内地企业达630家,占比近50%[2] - 香港常住人口约753万,陆地面积仅1110平方公里,但吸引喜茶、蜜雪冰城、库迪、瑞幸等大陆头部茶咖品牌密集入驻[2] 港式奶茶发展历程 - 港式奶茶源于英式奶茶,19世纪发端于香港石板街,以浓、醇、甜风味为特色,通过茶餐厅文化传播[3] - 1997年香港回归后港式奶茶进入内地市场,但受台湾珍珠奶茶主导;2010年后因台湾奶茶业受金融危机和塑化剂事件冲击,桂源铺、米芝莲等港式品牌借势扩张,2011-2015年全国新增近万家港式奶茶店[3] - 港式奶茶因产业链薄弱、制作技艺依赖师徒传承导致品质不一,加之加盟管理混乱和山寨泛滥,最终被喜茶(2012年创立)、奈雪(2015年创立)等新茶饮品牌挤压,扩张速度从峰值30%-40%降至10%[4][5] 大陆茶咖品牌香港布局 - 目前至少25家大陆茶咖品牌在港开设超百家门店,选址策略差异显著:霸王茶姬首店设于尖沙咀K11 ART MALL(与奢侈品牌同场),开业两天售出1万杯,系统排队超1000人;蜜雪冰城、柠濛濛等选择弥敦道中端商圈;旺角豉油街聚集茶救星球、林香柠等7家品牌,形成“柠茶街”集群效应[6][8][9][10] - 咖啡品牌聚焦香港岛金融区:Manner首店设铜锣湾(2023年1月),库迪首店设上环(2023年10月)并在中环港交所附近开店,瑞幸2024年10月进入尖沙咀[12] - 部分品牌调整频繁:喜茶2018年进入香港,当前门店11家;奈雪2019年进入,当前仅1家门店;柠濛濛2023年进驻旺角后因成本问题一年内关闭6家门店[14] 香港战略价值与进入动因 - 香港作为国际化跳板,具备语言文化共通性、成熟商业环境及亚洲枢纽地位,助力大陆品牌适应国际规则并管理离岸贸易[13] - 人才政策灵活:2023年约7万获批人才通过优才/高才计划抵港,不影响内地社保,为企业提供人力支持[13] - 疫情后香港餐饮业租金大幅下调,2025年5月商铺租赁成交309宗(环比降6.9%),成交金额2890万港元(环比降21.3%),降低品牌进入成本[14] 运营挑战与竞争环境 - 香港运营成本显著高于内地:奶茶店员薪酬达15-18k港元(上海为6-8k人民币),蜜雪冰城旺角60平方米门店月租20万港元[15] - 市场竞争激烈:港式奶茶与台式品牌根基稳固,国际咖啡品牌密集(中环咖啡店密度达347家/0.8k㎡),对品牌精细化运营和供应链韧性要求极高[12][15]
从江门到尖沙咀:内地茶咖香江往事
格隆汇·2025-08-23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