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苏州正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和产业升级中 涵盖物流 农业 工业及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1][2][3][4][5][6][7][8][9] 绿色能源应用与项目 - 苏州邮政长三角电商产业园光伏电站装机容量1.19MWp 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 运营期间累计提供绿电3000万度 相当于节约标煤1.1万余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万吨 [2] - 姑苏区虎丘街道户外光伏空调花廊年发电量达40万度 搭载智慧储能系统 有效降低高温天空间温度 [3] - 太仓市东林村分布式光伏项目发电量达540万千瓦时 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00吨 获零碳村镇示范村称号 [3] - 大唐苏州热电吴江屋顶光伏一期项目规划建设50MW 已投产35MW 涵盖29个单体项目 今年1月至7月发电量2363.17万kWh 实现减排CO2约2339.54万kg 节约标煤约708.95万kg [5] - 吴江区梅湾荡水面光伏项目计划投产容量22.5MW 采用渔光互补模式 上方发电下方养殖 [6] 新能源产业发展目标 - 苏州计划到2026年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 成为第四大万亿产业集群 [7] - 光伏相关产业产值目标2026年达1800亿元 203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光伏产业发展新高地 [7] - 新型储能产业目标2026年营收规模超1200亿元 培育或引进10家产值30亿元以上企业 [7] 产业创新与生态构建 - 江苏黑思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固态电池产品量产项目落地 推动昆山全固态电池应用储能领域升级 [8] - 未来能源联合实验室实现新能源车电池11分45秒从0%快充至100% 突破低压直流快充技术 [8] - 领益智造新能源汽车及AI产业集群项目落地 构建覆盖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的精密制造网络 [8] - 苏州市成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联盟 打造技术研发至产业应用全链条生态体系 [8] - 海鸥集团在吴江区建设飞行汽车产业基地 预计年产飞行器3000台 年销售额达8亿元 [9] - AI产业领域探索光伏电站供电与储能结合模式 推动算力与电力协同发展 [9]
绿潮澎湃 新能源产业的“万亿展望”
苏州日报·2025-08-24 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