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购交易活跃度与金额变化 - 国内医药并购交易数量195起 较去年同期229起降低[1] - 交易总金额累计214.47亿元 达去年同期2倍有余[1] - 出现多笔大额交易包括科源制药35.81亿元收购宏济堂99.42%股份[1] - 云南白药6.6亿元收购聚药堂药100%股权[1] - 中国生物制药以9.509亿美元收购礼新医药95.09%股权[6] 并购市场结构性特征 - 医药领域并非当前并购热门方向 半导体与新能源更受关注[2] - 并购退出成功率仅约五十分之一[2] - 估值分歧成为主要障碍 历史融资估值差异导致协调困难[2] - 创新药企并购占比仅5%左右 买方偏好商业化成熟业务[9] 典型交易案例分析 - 透景生物3.28亿元收购康录生物82%股份[2] - 交易采用差异化定价 天使轮至B+轮每股对价23.6-60.5元[3] - 设置三年净利润对赌 2025-2027年目标分别为2200万/3150万/3800万元[3] - 研发费用需保持营收占比不低于10%[3] - 礼新医药收购案存在特殊性 估值一年内增长3倍[6] - 其与默沙东达成32.88亿美元授权协议含5.88亿美元预付款[6] 创新药企并购新动态 - BD交易重塑企业估值 上半年达成超50项出海交易[8] - 出海交易总额超480亿美元 接近去年全年水平[8] - 国际买家开始介入中国市场 阿斯利康1.6亿美元收购珐博进中国[10] - 健玛保18亿美元收购普方生物[10] - BD浪潮促进国内外估值体系融合[10]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创新药企通过BD交易补充融资 近十年技术积累集中释放[9] - 国际买家加入可能改变并购格局[9] - 千亿市值药企出现将推动技术整合型并购爆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