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做“有趣的人”vs“有用的工具”?
虎嗅·2025-08-24 14:37

教育理念的时代背景 - 七、八十年代中国教育强调"有用为要" 学科成绩是唯一评价标准 文学艺术被贴上"没用"标签 [1] - 教育体系培养目标集中在科学家医生等有一技之长的职业 [1] 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特征 - 物质极大丰富 以技能换生存的逻辑正在改变 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3] - 人们关注点从"有没有得吃"转向"吃得是否健康" 从"有没有房住"转向"居住品质如何" [3] 技术发展对就业的影响 - 人工智能取代或辅助专业技能 包括写代码做设计分析数据等领域 [4] - 麦肯锡报告预测到2030年全球可能有多达8亿个工作岗位被自动化取代 [4] - 未来社会对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社交情感智慧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4] 未来教育方向转变 - 培养目标从"有用的工具"转向"有趣的人" 需要建立同理心责任感 [6] - 教育方式从流水线式生产转向园丁式培育 帮助孩子找到天赋与热情的结合点 [7] - 需要培养独立价值观和思考能力 以应对信息爆炸和观点多元的时代 [8] 核心竞争力重新定义 - 硬知识积累不再是核心竞争力 工作岗位"含AI率"不断上升 [5] - 未来竞争是创造力和独特性的竞争 源于发自内心的热爱 [7] - 需要培养充满好奇拥有独立思想能创造美能感受爱的特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