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背景与目标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分别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发力 以真金白银助力居民消费和经营主体服务提升[1] - 政策着力点转向惠民生和促消费 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坚力量在提振消费中发挥关键作用[1][2] 银行执行要求 - 银行需根据《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制定配套细则和操作指引 依法合规推进政策落地[1] - 坚持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原则 精简流程压缩环节确保贴息资金专款专用快速见效[1] 产品创新方向 - 银行需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 围绕住房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定制差异化产品[1] - 推出家居贷装修贷等组合方案满足购房群体衍生消费需求[1] - 紧跟绿色消费智能消费数字消费趋势 与新能源汽车厂商联合推出低息分期方案[1] - 开发线上秒批秒贷消费信贷产品 结合线上购物场景提升融资便捷性[1] 服务优化措施 - 简化申请流程 探索远程开户和线上激活信用卡等无纸化服务[2] - 整合信用卡分期付款消费贷等功能 实现一站式办理[2] -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上线7×24小时智能客服实时解答咨询[2] - 对信用良好但收入证明不足的新市民 综合评估社保公积金缴纳记录给予合理授信[2] - 建立尽职免责机制打消一线人员顾虑 鼓励拓展消费金融业务[2] 场景拓展策略 - 银行需与政府企业深度合作构建多元消费场景[2] - 在汽车消费端联合厂商为新车二手车及周边消费提供分期支持和优惠礼包[2] - 在服务消费端携手景区酒店餐饮企业定制流动资金贷款方案助力服务升级[2] - 与热门景点合作针对不同客群推出专属优惠激发文旅消费潜力[2] 政策协同效应 - 银行通过产品创新服务优化和场景共建为消费市场持续注入金融活水[2] - 助推消费扩容提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与两项贴息政策形成叠加效应[2]
提振消费银行责无旁贷
证券日报·2025-08-24 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