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传播金融知识 营造理性客观舆论环境
期货日报网·2025-08-25 00:17
自媒体内容传播现象 - 财经自媒体博主"小林"在B站使用"金融赌场"标题发布期货科普视频 订阅人数达645.3万 单期视频同时观看1.1万人 播放162万人次 弹幕评论超3000条[1] - 同一内容在微信公众号使用温和标题"一口气了解期货"获得行业人士积极转发认可[1] - 第二期视频在B站采用"期货 为什么拉爆债市、股市和油价"导语 单日获得百万播放量 微信视频号则使用"期货陷阱"标题[2] 行业认知影响 - 误导性标题导致观众产生"期货就是赌场""实质上就是对赌"等负面认知 与视频实际内容(国际期货交易量及索罗斯案例)关联度低[1] - 期货行业持续进行公众教育宣传 强调"期货不是赌博""投机交易创造流动性"等正名观点[2] - 著名经济学家薛兆丰在北大课程中指出期货是正和游戏而非零和游戏 因交易双方均通过机制满足需求[2] 金融生态建设需求 - 污名化标题会削弱公众对期货证券保险等金融细分领域的信任度 增加业务开展阻力[3] - 错误金融认知可能导致公众对市场产生恐惧误解 影响个人金融决策并引发非理性投资行为[3] - 在关税战贸易战金融战背景下 投资者教育需从"跟风盲从"转向"理性决策" 关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与金融强国建设[3] 监管优化建议 - 建立金融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与自媒体的沟通机制 提供权威科普素材与案例培训[3] - 网络平台需完善金融内容审核机制 增设金融专家参与的专业审核环节 限制博眼球式表述传播[4] - 设立金融科普监督通道鼓励公众举报误导内容 通过评选优秀科普自媒体给予流量扶持与荣誉表彰[4]